|
鄂渚晚眺 / 作者:陳孚 |
黃鶴樓前木葉黃,白云飛盡雁茫茫。
櫓聲搖月歸巫峽,燈影隨潮過漢陽。
庾令有塵污簡冊,禰生無土蓋文章。
闌干只有當年柳,留與行人記武昌。
|
|
鄂渚晚眺解釋: 《鄂渚晚眺》是元代詩人陳孚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黃鶴樓前木葉黃,
白云飛盡雁茫茫。
櫓聲搖月歸巫峽,
燈影隨潮過漢陽。
庾令有塵污簡冊,
禰生無土蓋文章。
闌干只有當年柳,
留與行人記武昌。
詩意:
這首詩以黃鶴樓為背景,描繪了江漢之間秋天的景色。木葉已經變黃,白云飛盡,雁陣遙遙無終點。船槳的聲音搖曳著月光,歸向巫山的峽谷,燈光的影子隨著潮水流過漢陽城。庾令(庾信)的文集被塵土所污染,禰生(禰衡)則沒有土地來蓋他的文章。唯有當年的柳樹還依然在欄桿上,留給行人作為對武昌的記憶。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江漢秋景的觀察和思考。黃鶴樓是中國文化中的一座名勝建筑,被視為江漢之間的象征。詩人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色,表達了季節的變遷和時光的流轉。木葉變黃,白云消散,雁群飛過,都展現了秋天的氣息。船槳聲與月光相伴,形成了一幅寧靜而美麗的畫面,讓人產生遐想和思考。
詩中提到了庾令和禰生,他們都是古代文學家。庾令的文集被塵土所污染,可以理解為他的作品被遺忘和貶低;而禰生沒有土地來蓋他的文章,暗指他沒有得到充分的認可和贊賞。這種對文人命運的反思,也是詩中的一種寓意。
最后,詩人提到了當年的柳樹,作為對武昌的記憶留給行人。這句話傳遞了對故鄉和過去的懷念之情,同時也呼應了詩人對于文人命運的思考。整首詩以景寫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于人世滄桑和文人命運的思考和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