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浣溪沙 / 作者:張翥 |
一點芳心兩翠蛾。
惱人離緒不勝多。
尊前忍聽渭城歌。
花落鳥啼春去也,水長天遠(yuǎn)客愁何。
此情何處托微波。
|
|
浣溪沙解釋: 詩詞:《浣溪沙》
一點芳心兩翠蛾。
惱人離緒不勝多。
尊前忍聽渭城歌。
花落鳥啼春去也,
水長天遠(yuǎn)客愁何。
此情何處托微波。
中文譯文:
一點芳心似兩只翠蛾。
煩惱的離愁之情無法計數(shù)。
為了你,我忍受著聽渭城的歌聲。
花兒凋謝,鳥兒啼鳴,春天已經(jīng)離去,
江水流長,天空無垠,客人的憂愁何處安放。
這份情意要借助微波傳達。
詩意和賞析:
《浣溪沙》是元代張翥的一首抒情詩詞,以細(xì)膩的語言描繪了離愁別緒和思念之情。
首句“一點芳心兩翠蛾”,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的柔情和愛意。這里的“一點芳心”指的是詩人的深情之心,而“兩翠蛾”則是比喻雙眼,形象地描繪了眼神中的溫柔和柔情。
接下來的兩句“惱人離緒不勝多,尊前忍聽渭城歌”表達了詩人因離別而產(chǎn)生的煩惱和思念之情。詩人在思念之中,為了忍受離別之苦,選擇在酒宴上聽著渭城的歌聲,以此減輕內(nèi)心的痛苦。
下半部分的四句“花落鳥啼春去也,水長天遠(yuǎn)客愁何。此情何處托微波”,通過描繪自然景物進一步表達了詩人的思念之情。春天已經(jīng)過去,花謝鳥啼,這象征著時光的流逝和離別的不可挽回。江水流長,天空無垠,象征著客人的離去和遠(yuǎn)方的憂愁。最后一句“此情何處托微波”,表達了詩人情感的無處寄托,只能借助微波傳達出去,顯示了詩人內(nèi)心深沉的思念之情。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離愁別緒和思念之情,展示了詩人內(nèi)心的柔情和對離別的苦痛。同時,自然景物的描繪增加了詩詞的意境和感染力,使讀者能夠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詩人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