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薩蠻 / 作者:張翥 |
郎情秋后蕭疏葉。
妾心陌上悠揚蝶。
何處望歸鞍。
春云山外山。
梨花新月下。
獨自燒香罷。
惟有夢相尋。
驚鳥啼夜深。
|
|
菩薩蠻解釋: 《菩薩蠻·郎情秋后蕭疏葉》是元代張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郎情秋后蕭疏葉。
妾心陌上悠揚蝶。
何處望歸鞍。
春云山外山。
梨花新月下。
獨自燒香罷。
惟有夢相尋。
驚鳥啼夜深。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女子對思念郎君的深情和寂寞之情。詩人借景抒懷,以秋后飄落的樹葉和妾心中游蕩的蝴蝶來描繪郎情的凄迷。她獨自站在陌上,凝望著何處有郎君的歸鞍,但卻無從知曉。春天的云彩堆砌在山外的山巒之間,梨花在新月的映襯下綻放。她孤獨地燒著香,只有夢境中才能相見。深夜里,驚起的鳥兒在啼叫,增添了夜晚的寂寥。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典型的元曲詞風格,以婉約、抒情的筆觸表達女子對郎君的思念之情。通過描繪秋后樹葉的凋零和蝴蝶的飛舞,詩人將女子內心的情感與自然景物相結合,營造出一種意境。她站在陌上,遠望著歸來的郎君,但卻無法預知他的行蹤,這種等待和不確定性增加了詩詞的情感張力。在春云山外的山巒之間,梨花在新月的映襯下盛開,象征著美好的事物與愛情的渴望。然而,女子卻獨自一人燒香,只能在夢境中與郎君相聚,這種無奈和寂寞的境遇使人感到一種深深的傷感。深夜里,驚起的鳥兒的啼叫更加強調了夜晚的寂靜,與女子內心的孤獨相呼應。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女子思念郎君的深情和寂寞之情,以及對愛情的渴望和不安。它以簡潔、含蓄的語言表達了情感,給人以深思和共鳴,展現了元代詞人獨特的藝術風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