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文敏書洛神賦 / 作者:唐珙 |
當年子敬洛神賦,歐褚臨摹不知數。
世人惟重十三行,真贗難分爭抵捂。
趙公書法宗二王,手寫全篇復前古。
上追黃庭下樂毅,善刻唐臨俱未許。
殘編斷簡久脫略,趙璧隨珠獲全睹。
宓妃夜走天吳奔,驪龍騰驤老蛟舞。
人間欲見不易得,往往收藏秘天府。
江南故家多好事,一紙寧論白金估。
臨池墨筆盡飛動,貫月虹光夜吞吐。
愿加十襲重珍護,卻恐雷霆來下取。
|
|
趙文敏書洛神賦解釋: 《趙文敏書洛神賦》是元代作家唐珙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當年子敬寫洛神賦,
歐褚摹寫不知多少。
世人只重視十三行,
真偽難辨爭而掩蓋。
趙公的書法宗二王,
親手寫成全篇如古。
上溯黃庭下追樂毅,
善于刻寫唐臨字體,但都未被贊許。
殘篇斷簡已經失傳很久,
趙璧隨珠獲得全篇展現。
宓妃夜間離開天吳奔,
驪龍騰躍老蛟舞。
人間想要見到不容易,
往往被收藏在秘密的天府。
江南的故鄉有很多美好的事情,
一紙詩詞無法用白金來估量。
臨池墨筆盡情飛動,
貫穿月亮虹光在夜晚吞吐。
希望能加倍珍重保護,
但擔心雷霆會降臨奪走。
詩意和賞析:
《趙文敏書洛神賦》以描述洛神賦的創作和傳世情況為主題。洛神賦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重要的詩篇之一,而唐珙在詩中展現了對洛神賦的珍視和對其創作的熱愛。
詩中提到了趙公,指的是元代書法家趙文璧,他以二王為宗,指繼承二王(王羲之和王獻之)的書法風格和傳統。趙文璧親自寫下全篇洛神賦,力求模仿古代的風貌。
詩中還提到了洛神賦的傳世情況,稱洛神賦的殘編斷簡已經失傳很久,唯有趙璧隨珠獲得全篇展現。這表明洛神賦的珍貴和稀缺,只有少數人能夠欣賞到完整的作品。
詩中描述了洛神賦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底蘊。它被比喻為寶貝,被珍藏在秘密的天府中,普通人很難親眼見到。詩人認為江南的故鄉有很多美好的事情,比起這首詩來,金錢無法評估這種價值。
最后幾句詩表達了詩人對洛神賦的珍視和擔心。他希望洛神賦得到更多的保護和珍重,但也擔心它會受到外界的破壞和損失。
整首詩以對洛神賦的贊美和珍視為主題,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傳世文化遺產的重視和對其保存的呼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