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澄碧堂 / 作者:唐珙 |
黃河一清三千年,行潦滅沒昆侖源。
我當濯足萬里外,卻怪塵土生青天。
何如曹溪一滴水,太阿削平如礪砥。
三江五湖不敢流,滄海無風清見底。
沅湘有脈通神州,乾坤無根元氣浮。
青天在下水在上,鑄出一片玻璃秋。
道人對此心自定,冷射瞳光雙月影。
玲瓏鑿開云霧窗,悟作虛空大圓鏡。
|
|
澄碧堂解釋: 詩詞《澄碧堂》是元代詩人唐珙所作,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澄碧堂,
清澈明澈的堂屋,
黃河一清三千年,
黃河的水清澈了三千年,
行潦滅沒昆侖源。
滔滔河水沖刷著昆侖山的源頭。
我當濯足萬里外,
我應當洗足遠離這萬里之外,
卻怪塵土生青天。
卻感嘆塵土之生造就了蔚藍的天空。
何如曹溪一滴水,
與曹溪一滴水相比如何呢,
太阿削平如礪砥。
太阿山砥平大地如同磨石一般。
三江五湖不敢流,
三江五湖都不敢流動,
滄海無風清見底。
滄海無風而清澈地見到底。
沅湘有脈通神州,
沅湘江有脈絡貫穿神州大地,
乾坤無根元氣浮。
乾坤世界沒有根基,元氣浮動。
青天在下水在上,
蔚藍的天空在下方,水在上方,
鑄出一片玻璃秋。
形成一片晶瑩剔透的秋天。
道人對此心自定,
道士對于這一切心境自定,
冷射瞳光雙月影。
冷靜地散發(fā)出眼瞳的光芒,如同雙月的倒影。
玲瓏鑿開云霧窗,
精致細膩地開鑿云霧之窗,
悟作虛空大圓鏡。
領悟出虛空即大圓鏡。
該詩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對黃河、太阿山、滄海、沅湘江等自然元素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的敬畏和贊美之情。同時,通過對人與自然的關系的思考,呈現(xiàn)出一種超越凡塵的境界和對道理的探索。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和象征意象,以及工整的格律和韻律,給人以清新、深沉的感受。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展示了唐珙詩人對自然界的觀察和思考,描繪了壯麗的自然景觀,同時表達了對宇宙和道理的探索,展現(xiàn)出詩人的哲學情懷和崇高的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