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蘭花 / 作者:劉因 |
西山不似龐公傲。
城府有樓山便到。
欲將華發染晴嵐,千里青青濃可掃。
人言華發因愁早。
勸我消愁惟酒好。
夜來一飲盡千鐘,今日醒來依舊
|
|
木蘭花解釋: 《木蘭花·西山不似龐公傲》是元代劉因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西山不似龐公傲。
城府有樓山便到。
欲將華發染晴嵐,
千里青青濃可掃。
人言華發因愁早。
勸我消愁惟酒好。
夜來一飲盡千鐘,
今日醒來依舊。
詩意:
這首詩詞以描繪西山和龐公(指龐洪,元朝官員)的傲慢態度為主題。詩人通過對西山的描繪,表達了龐公傲慢自大的性格。他認為西山不如龐公傲慢自負,因為龐公的城府(指內心深處)就在樓山(指龐公的住所)旁邊,可以隨心所欲地表現出自己的高傲姿態。詩人想將自己的華發(指年華逝去的白發)染成晴朗的云霞,以此表達自己的愁緒。他認為千里之外的山青青蔥蔥,濃密得可以用來掃除內心的煩憂。人們說白發是因為憂愁而早早地生出來的,但詩人被勸慰道,消除愁緒最好的方法就是喝酒。他描述了自己一夜間喝了很多酒,千鐘已經盡飲,然而今天醒來,內心的煩惱仍然存在。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景物描寫和人物心理的結合,通過對西山、龐公和自己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矛盾。西山和龐公成為了詩人愁緒的象征,他們的高傲和自負與詩人的憂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詩人試圖通過改變自己的外貌來擺脫內心的困擾,但最終發現這種改變是暫時的,內心的煩惱并沒有真正消除。詩詞表達了詩人對現實境遇的無奈和對內心困擾的反思,展示了他對自我認知和情感抒發的思考。
此外,詩詞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展現了元代詩人獨特的意境和審美追求。西山和龐公是具體的景物和人物,但在詩人筆下,它們承載了更深層次的意義,成為詩人表達情感和思想的窗口。整首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復雜而微妙的情感,給讀者帶來了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