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滿江紅 玉簪次班彥功韻 / 作者:張雨 |
玉導纖長,頓化作、云英香莢。
風弄影、錄鬟撩亂,搔頭斜插。
璞小還思釵燕并,叢幽略比蕉心狹。
看柔須、點綴半開時,微烘蠟。
冰箸瘦,瓊枝滑。
芳徑底,誰偷掐。
怕夜涼消得,錦圍紅匝。
鵝管不禁仙露重,蜜脾剩借清香發。
待使君、絕妙好詞成,須彈壓。
|
|
滿江紅 玉簪次班彥功韻解釋: 《滿江紅玉簪次班彥功韻》是元代張雨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玉簪次班彥功韻,
玉簪輕盈纖長,一下子化作了云英的花莢。
風兒擺弄著影子,困擾著整理發髻的女子,搔動著斜插的頭發。
玉簪小小的,卻想象著與釵子和燕子并列,從草叢中看來,比蕉葉還窄。
看著柔軟的細發,點綴著半開的花朵,微微加熱了蠟燭。
冰箸修長而纖細,像瓊枝一樣光滑。
芳草小徑上,誰偷摘了花朵。
擔心夜晚的寒冷會使它消逝,用錦圍巾包裹著它。
鵝管無法禁止仙露的濃重,蜜脾還借來清香。
等待使君,將絕妙的好詞譜成樂曲,必須有力地彈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根玉簪和與之相關的一系列意象,表達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藝術的贊美之情。
詩中玉簪的形象被賦予了纖長、輕盈的特點,使其成為一種美的象征。風兒擺弄著影子,打亂了女子的整齊發髻,給人以俏皮活潑的感覺。
作者通過玉簪與釵子、燕子并列,突出了玉簪的珍貴和獨特之處,表達了對美的向往。同時,玉簪與蕉葉相比,更窄更細,凸顯了它的精致之美。
詩中還描繪了芳草小徑上的花朵,以及夜晚的寒冷和鵝管無法禁止的仙露。這些意象展示了詩人對自然美的敏感和對瞬間美的追求。
最后,詩人期待著使君能夠將這些美好的形象和情感化為絕妙的詞曲,表達出深刻的藝術意境。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想象力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藝術的贊美之情,展現出元代詩人獨特的審美觀和藝術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