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常引 壽彝齊 / 作者:倪瓚 |
柳陰濯足水侵磯。
香度野薔薇。
芳草綠萋萋。
問何事、王孫未歸。
一壺濁酒,一聲清唱,簾幕燕雙飛。
風暖試輕衣。
介眉壽、遙瞻翠微。
|
|
太常引 壽彝齊解釋: 《太常引壽彝齊》是元代倪瓚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柳陰濯足水侵磯。
香度野薔薇。
芳草綠萋萋。
問何事、王孫未歸。
一壺濁酒,一聲清唱,
簾幕燕雙飛。
風暖試輕衣。
介眉壽、遙瞻翠微。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夏日的景象。在柳樹的陰影下,作者洗滌著自己的腳,水涌上石頭。空氣中彌漫著野薔薇的芬芳,芳草綠茵茵。作者詢問為何王孫還未歸來。有人倒滿了一壺濁酒,清脆的歌聲傳出,簾幕中的燕子成雙飛舞。溫暖的風吹拂著輕盈的衣裳。作者目送著介眉(壽星)遠遠地凝視著翠微(青山)。
賞析:
這首詩以寫景的形式展現了夏日的清新和愉悅。柳樹的陰影和水聲營造出涼爽的感覺,而野薔薇的香氣和綠色的芳草給人以生機勃勃的感覺。王孫未歸的問題暗示了一種等待和思念,詩中的濁酒和清唱則增添了閑適快樂的氛圍。簾幕中的燕子雙飛象征著家庭的和睦與團聚。風暖輕衣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夏日溫暖的感受。最后,作者通過描述介眉壽遠遠凝視著翠微,展示了對老壽星的崇敬之情。
整首詩以描寫自然景色為主,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細節的關注,將夏日的愉悅和寧靜傳達給讀者。同時,通過一些細微的暗示和象征,詩人也表達了對家人團聚、溫馨和對長壽者的尊敬之情。整體而言,這首詩詞給人以輕松愉快的感受,讓人沉浸在夏日的美好氛圍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