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武慢 / 作者:虞集 |
放棹滄浪,落霞殘照,聊倚岸回山轉。
乘雁雙鳧,斷蘆漂葦,身在畫圖秋晚。
雨送灘聲,風搖燭影,深夜尚披吟卷。
算離情、何必天涯,咫尺路遙人遠。
空自笑、洛下書生,襄陽耆舊,夢底幾時曾見。
老矣浮丘,賦詩明月,千仞碧天長劍。
雪霽瓊樓,春生瑤席,容我故山高宴。
待雞鳴、日出羅浮,飛渡海波清淺。
|
|
蘇武慢解釋: 《蘇武慢·放棹滄浪》是元代詩人虞集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放棹滄浪,落霞殘照,聊倚岸回山轉。
乘雁雙鳧,斷蘆漂葦,身在畫圖秋晚。
雨送灘聲,風搖燭影,深夜尚披吟卷。
算離情,何必天涯,咫尺路遙人遠。
空自笑,洛下書生,襄陽耆舊,夢底幾時曾見。
老矣浮丘,賦詩明月,千仞碧天長劍。
雪霽瓊樓,春生瑤席,容我故山高宴。
待雞鳴,日出羅浮,飛渡海波清淺。
譯文:
放下船槳在波濤之上,夕陽余暉如殘霞,我隨意倚著岸邊,眺望山巒的起伏變化。
乘坐雁群和鳧鳥,穿過斷裂的蘆葦,身臨畫卷中的秋晚景色。
雨水伴隨著灘涂的聲音,風搖動燭光的影子,深夜中我仍然展開吟詠的卷軸。
算了吧,離別之情,何必追尋到天涯,短短的距離也讓人感覺遙遠。
我自己笑著,洛陽的書生,對襄陽的耆舊之地,夢里何時曾經相見過。
年老了,仍然在浮丘上寫詩,明亮的月光照耀下,像千仞高空中的碧天長劍。
雪霽后瓊樓重現,春天使瑤席重生,容我在故山高處宴會。
等待著雞鳴,日出時在羅浮山,飛越海面的波浪,清淺而寧靜。
詩意和賞析:
《蘇武慢·放棹滄浪》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詩人內心情感,展現了詩人對離別和懷舊的思緒。詩中的自然景物如滄浪、落霞、山巒、雁群、蘆葦等,將讀者帶入了秋天的畫卷中,給人以美好的意境和深情的感受。
詩人以自己的身臨其境之感,描寫了雨聲、燭影等細膩的細節,營造了深夜中的寂靜和詩意的氛圍。離別之情在詩中得到表達,詩人表達了對分離的思念和對遠方友人的牽掛。然而,詩人也以自嘲的態度,笑談離情之苦,認為即使距離很近,也會感覺漫長而遙遠。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以自嘲的情緒,描述了自己年老后仍然熱衷于寫詩的情景。明月、碧天、瓊樓、瑤席等詞語,營造了美好的仙境和富有詩意的氛圍,表達了詩人對故鄉和自然之美的向往和留戀之情。最后兩句詩表達了詩人期待黎明的到來,希望能夠超越海浪的阻隔,迎接新的一天的到來。
整首詩以婉約、細膩的筆觸,表達了離別、懷舊和對自然美的贊美。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內心情感,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富有詩意和思考的境界,讓人感受到離別之情和對故鄉、友人的深情眷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