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浣溪沙 六月初三日,與學官高伯祥夜話于魏 / 作者:王惲 |
露榻風簾燭影搖。
故人留話慰蕭條。
徘徊花月可憐宵。
天淡有云空漠漠,月明無雨更**。
洞天歸路踏瓊瑤。
|
|
浣溪沙 六月初三日,與學官高伯祥夜話于魏解釋: 《浣溪沙六月初三日,與學官高伯祥夜話于魏》是元代王惲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露榻風簾燭影搖。故人留話慰蕭條。
在涼爽的榻上,微風吹動著窗簾,燭光搖曳。故友留下話語,安慰著我寂寞的心情。
徘徊花月可憐宵。天淡有云空漠漠,
我徘徊于花光月影之間,可憐這寂靜的夜晚。天空微云繚繞,顯得空曠而朦朧。
月明無雨更**。洞天歸路踏瓊瑤。
明亮的月光下沒有雨水**。此刻,我踏著美玉般的路返回洞天。
這首詩詞以寫景抒懷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在一個夏夜與學官高伯祥夜話時的心境。詩中通過描繪風簾搖曳、月明云淡等細膩的自然景觀,烘托出詩人內心的寂寞和思念之情。夜晚的花光和月影將詩人的徘徊與內心的孤獨相呼應,而空曠的天空和縹緲的云朵則增添了一種渺遠和縈繞的意象。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回歸洞天的歸途,將瓊瑤之路與洞天相連,意味著詩人在內心中追求一種理想境界和歸屬感。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通過對自然景觀的刻畫和情感的抒發,展現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緒和思考。整首詩詞表達了人在寂靜夜晚時對友情、孤獨和歸屬的思考,給人以深遠的詩意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