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歌頭 為仲方東園賦 / 作者:王惲 |
野飲不稱意,歸促紫游韁。
誰知草堂深處,清賞興尤長。
夢里佳人錦瑟,眼底瓦盆濁酒,衣袖醉淋浪。
歌罷竹軒晚,風細月波涼。
為東園,梅與竹,足清香。
不須更栽桃李,花底駐春光。
人道漆園家世,王謝風流未遠,培取桂枝芳。
讀書貧亦好,此語試平章。
|
|
水調歌頭 為仲方東園賦解釋: 《水調歌頭為仲方東園賦》是元代詩人王惲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野飲不稱意,歸促紫游韁。
在野外飲酒并不盡興,回家的路上驅趕著紫色的馬車。
詩意:詩人在外游玩時的飲酒并沒有滿足他的愿望,回家的路上匆忙地趕車。
誰知草堂深處,清賞興尤長。
誰知道在深處的草堂里,清靜的賞玩能帶給人更長久的樂趣。
詩意:詩人發現在草堂的深處,他能夠體驗到更加純凈、長久的歡樂。
夢里佳人錦瑟,眼底瓦盆濁酒,衣袖醉淋浪。
夢中出現了美麗的女子彈奏著絲弦,眼中是帶著渾濁的酒,衣袖上沾滿了醉酒的波浪。
詩意:詩人在夢中遇見了一個美麗的女子,她彈奏著美妙的樂曲,而詩人的眼中卻充滿了沉醉的酒意,連衣袖也被酒水弄濕了。
歌罷竹軒晚,風細月波涼。
歌聲停止,竹亭變得靜謐,夜晚的風吹過,月光灑在波浪上,感覺涼爽。
詩意:詩人的歌聲停止,竹亭中變得安靜。夜晚的微風吹過,月光倒映在波浪上,給人一種涼爽的感覺。
為東園,梅與竹,足清香。
為東園寫這首詩,其中有梅花和竹子,充滿了清香。
詩意:詩人為東園寫下這首詩,其中描繪了東園中盛開的梅花和竹子,使整首詩充滿了清新的香氣。
不須更栽桃李,花底駐春光。
不需要再種植桃李花樹,因為花朵已經在春光下盛開。
詩意:詩人認為東園已經有了足夠的美景,不需要再種植其他的花樹,因為已經足夠美麗。
人道漆園家世,王謝風流未遠,培取桂枝芳。
人們稱贊詩人的家世,認為他的家族出過王謝這樣的風流人物,期待他能在詩歌創作中取得更多的成就。
詩意:詩人的家世被人們稱贊,人們認為他可以在詩歌創作中取得王謝那樣的風流成就,期待他的桂枝芬芳能得到更多培養。
讀書貧亦好,此語試平章。
縱使讀書貧窮也是一件好事,這句話是作為平章(官職)的試探之言。
詩意:詩人認為即使讀書貧窮也是一件好事,這句話是作為官員的試探之言,表達了他對于讀書的熱愛和對于知識的追求。
這首詩詞《水調歌頭為仲方東園賦》通過描繪詩人飲酒失意、回家思鄉的情景,以及在草堂中尋找到的清靜賞玩和夢中的美麗畫面,表達了對于內心情感的追求和對于清新自然的熱愛。詩中以梅花、竹子、桃李等意象來展現東園的美景,以及對于讀書和知識的推崇。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示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時也體現了元代詩歌的柔婉和細膩之美。
這首詩詞以其清新自然的描寫和真摯的情感,展現了王惲獨特的詩歌風格,同時也反映了元代文人對于自然、清雅和知識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