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歌頭 文卿提刑自陜西按察改授河東,其 / 作者:王惲 |
樂府水調歌頭,以答雅意一峰華不注,東望雨冥冥。
黃云畫角,回首客舍又幽并。
喜按西來佳耗,聞道東山未老,雙鬢為誰青。
經濟有公論,且莫嘆飄零。
杏花吟,山色句,盡稱停。
平生風味不淺,聊爾寫襟靈。
步冷東垣秋水,坐對汾亭夜月,兩地若為情。
合作碧簫曲,留待醉時聽。
|
|
水調歌頭 文卿提刑自陜西按察改授河東,其解釋: 《水調歌頭》是元代王惲的一首樂府詩。詩中歌詠了自己離開陜西,被調任到河東的心情和感受。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樂府水調歌頭,以答雅意一峰華不注,東望雨冥冥。
黃云畫角,回首客舍又幽并。
喜按西來佳耗,聞道東山未老,雙鬢為誰青。
經濟有公論,且莫嘆飄零。
杏花吟,山色句,盡稱停。
平生風味不淺,聊爾寫襟靈。
步冷東垣秋水,坐對汾亭夜月,兩地若為情。
合作碧簫曲,留待醉時聽。
詩意和賞析:
《水調歌頭》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個人感受,表達了作者對離開陜西、調任河東的喜悅和思念之情。
詩的開篇,以詠史的方式,表達了對自己的調任和遠離故土的感嘆。描繪了遠望時的雨霧籠罩和黃云飄渺,營造出一種幽靜的氛圍。接著,詩人回首過往佳舍,感嘆客居之幽靜。
緊接著,詩人表達了對調任河東的喜悅,傳聞東山依舊美麗,自己的青春為何不再。這里描寫了詩人對東山的美好向往和對青春的追憶。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談到經濟有公論,勸人不要嘆息飄零,表達了對人生的看法,呼喚美好的心態。接著,詩人以杏花吟、山色句來形容自己的才情,展示了自己的文學風采。
最后兩句,詩人以冷寂的東垣秋水和夜晚的汾亭月色作為背景,表達了對兩地親情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詩人希望將碧簫曲和這些情感留待醉時來欣賞,暗示了自己對詩歌和美好時光的向往。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的描寫為主線,既展示了作者對新環境的喜悅和對舊地的思念,也表達了對人生和美好時光的熱愛和向往。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的表達,詩歌傳達出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人生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