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鳳棲梧 惠山寺 / 作者:張可久 |
寺下蒼山蹲玉幾。
兩兩髯龍,澗底*云起。
矮屋低垣祠短李。
舊題名勝今余幾。
駁石闌干曾遍倚。
出沒煙蕪,見客青黿喜。
隱隱蕉花修竹里。
|
|
鳳棲梧 惠山寺解釋: 《鳳棲梧惠山寺》是元代張可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鳳棲梧惠山寺
寺下蒼山蹲玉幾,
兩兩髯龍,澗底云起。
矮屋低垣祠短李,
舊題名勝今余幾。
駁石闌干曾遍倚,
出沒煙蕪,見客青黿喜。
隱隱蕉花修竹里。
譯文:
在惠山寺下,蒼山蹲坐著一張玉幾,
兩只胡須的龍對峙,澗底云霧升起。
矮屋低垣,祠堂中供奉著短李(佛像),
古代的名勝如今已不多見。
駁雜的石頭欄桿曾經被我倚靠過,
時隱時現于煙花草木之間,見到客人時青黿喜悅。
隱隱約約地在蕉花和修竹之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元代張可久在惠山寺的景色和感受。詩人首先描述了寺廟下的蒼山,形容其如同蹲坐在那里的一張玉幾。接著,詩人描繪了寺廟前的澗流,形容澗底云霧升起,給人一種寧靜祥和的感覺。
詩中提到的矮屋低垣和祠短李,指的是寺廟內的建筑和供奉的佛像。這些建筑物可能是古老而樸素的,與現代的名勝相比已經不再引人注目。這種對過去輝煌的景物的思念,表達了詩人對歷史的敬仰和對歲月流轉的感慨。
接下來,詩人提到了駁雜的石頭欄桿,形容它曾經為作者提供倚靠之處。煙花草木中的出沒和青黿的喜悅,暗示著詩人對這個地方的親切感和歡迎客人的心情。
最后兩句寫到了蕉花和修竹,以隱隱約約的方式為這幅景色增添了一層神秘感和美感。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在惠山寺的感受和對自然景色的贊美,表達了對過去和現在的思考,以及對寧靜和美好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