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舍人曹長寄新詩,有游宴之盛,因以戲酬 / 作者:劉禹錫 |
蘇州刺史例能詩,西掖今來替左司。
二八城門開道路,五千兵馬引旌旗。
水通山寺笙歌去,騎過虹橋劍戟隨。
若共吳王斗百草,不如應是欠西施。
|
|
白舍人曹長寄新詩,有游宴之盛,因以戲酬解釋:
《白舍人曹長寄新詩,有游宴之盛,因以戲酬》是一首唐代劉禹錫創作的詩詞。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白舍人曹長寄來新的詩作,描述了游宴的盛況,我以戲謔的方式回應。蘇州的刺史通常善于作詩,現在有新的人取代了左司的職位。城門敞開,道路暢通,五千士兵引領著旌旗。船只順水駛離山寺,笙歌聲漸行遠去,騎馬跨過虹橋,劍戟隨行。如果要和吳王斗百草(指吳王夫差與西施爭美),我覺得還不如說他欠了西施一份債。
詩意:
這首詩以戲謔的口吻描述了一場豪華的游宴盛宴。詩人用生動的描寫展現了盛大的場面,包括開放的城門、士兵列隊、船只離去以及騎馬穿過虹橋等。最后兩句詩則以諷刺的方式指出,即使是與吳王夫差相比較,也不能與西施相提并論。
賞析:
這首詩詞以輕松幽默的語調,運用夸張和戲謔的手法,表達了詩人對游宴盛況的嘲諷態度。詩中描繪了一系列熱鬧景象,通過形象生動的描寫,展示了游宴的盛況和繁華。然而,最后兩句則以諷刺的方式破壞了整個氛圍,指出即使是與吳王夫差相比較,也不能與西施相提并論。這種諷刺的手法增添了詩詞的趣味性和獨特性。
此外,詩中還展現了劉禹錫對社會現象的觀察和批評。通過對游宴盛況的描繪和最后的比喻,詩人暗示了社會虛榮和浮華的一面。整首詩以輕松詼諧的方式傳達了對社會風氣的調侃和諷刺,展示了劉禹錫獨特的寫作風格和思辨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