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朗州溫右史曹長 / 作者:劉禹錫 |
暫別瑤墀鴛鷺行,彩旗雙引到沅湘。
城邊流水桃花過,簾外春風(fēng)杜若香。
史筆枉將書紙尾,朝纓不稱濯滄浪。
云臺公業(yè)家聲在,征詔何時出建章。
|
|
寄朗州溫右史曹長解釋:
《寄朗州溫右史曹長》
作者:劉禹錫
暫別瑤墀鴛鷺行,
彩旗雙引到沅湘。
城邊流水桃花過,
簾外春風(fēng)杜若香。
史筆枉將書紙尾,
朝纓不稱濯滄浪。
云臺公業(yè)家聲在,
征詔何時出建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劉禹錫在暫別朝廷投靠朗州溫右史曹長時寫的。詩人以離別之情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并暢懷對朗州的向往和對溫右史的仰慕。
詩的開頭,《暫別瑤墀鴛鷺行,彩旗雙引到沅湘。》詩人離開瑤池宮殿,由鴛鷺引領(lǐng),到達沅湘之間。瑤池指的是皇帝居住的地方,鴛鷺是傳說中仙女的坐騎,這里是指離開朝廷,離開高位的離別。彩旗雙引意味著騎士伴隨詩人,表示溫右史帶領(lǐng)著一隊騎士將他送到目的地。
繼而描繪詩人離開城邊,沿著流水走過,看到桃花盛開,乘著春風(fēng)傳來了杜若花的香氣。這里的桃花和杜若花都是象征春天的美好,代表著美好的祝福和希望。桃花和杜若花還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表明詩人已經(jīng)到達了他向往的地方。
下一節(jié)寫詩人對自己的評價,認(rèn)為史筆寫書真的太勉強了,堪堪寫到紙尾;朝纓就更不用說了,根本不配濯洗滄浪水。這里的史筆和朝纓分別指的是詩人自己的文采和才干。史筆枉將書紙尾,表示劉禹錫覺得自己的才華堪堪能夠?qū)憹M紙尾,仍然有所不足。朝纓不稱濯滄浪,表示劉禹錫覺得自己的文采不值得濯洗滄浪水,即自謙自己與當(dāng)時顯赫的人物相比較差。
最后兩句寫詩人對朗州溫右史的推崇之情:云臺公業(yè)家聲在,征詔何時出建章。詩人期待著朗州溫右史能夠有所建樹,通過才干和努力來為國家做出更多的貢獻。云臺公業(yè)指的是希望溫右史能夠成為卓越的人物,做出杰出的業(yè)績。征詔何時出建章表示期待溫右史能夠早日得到皇帝的賞識和重用。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劉禹錫暫別朝廷,投奔朗州的心情和對溫右史的仰慕之情。通過對自己和溫右史的評價,表達出對未來的期望和對溫右史能夠有所建樹的希望。整首詩意味深長,情感真摯,充滿了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和祝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