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表臣贈別二首 / 作者:劉禹錫 |
昔為瑤池侶,飛舞集蓬萊。
今作江漢別,風雪一徘徊。
嘶馬立未還,行舟路將轉。
江頭暝色深,揮袖依稀見。
|
|
答表臣贈別二首解釋:
《答表臣贈別二首》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昔為瑤池侶,飛舞集蓬萊。
今作江漢別,風雪一徘徊。
嘶馬立未還,行舟路將轉。
江頭暝色深,揮袖依稀見。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別離的感傷之情。詩人回憶過去曾在神話中的瑤池與仙女為伴,共同飛舞在蓬萊仙島。而現在,他與贈別的表臣分別于江漢之間,卻受到風雪的干擾,心情無法平靜。他站在江邊,馬嘶未歸,船行的路也將轉向他離開的方向。江頭暮色深沉,只能依稀看到他揮袖告別的身影。
賞析:
這首詩以寫景抒懷的方式,表達了劉禹錫在別離時的感傷之情。詩人通過回憶過去與仙女一同飛舞在瑤池和蓬萊的場景,將自己與傳說中的神仙相提并論,顯示了他對往昔美好時光的懷念之情。而現實的別離卻被風雪所干擾,給他帶來了不安和無法平靜的心情。詩人以嘶馬立于江邊,行船路轉,江頭暮色深沉等景象,烘托出別離時的憂傷和迷茫。最后一句“揮袖依稀見”,仿佛詩人揮舞袖袍,向別離的表臣告別,但在暮色中只能依稀看到身影,增加了離別的無奈和遺憾。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樸素的描寫,抒發了劉禹錫對別離時情感的真摯表達。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自然景色的對比,展示了詩人內心的紛亂和無奈之情。這首詩詞在情感上具有深刻的表達和共鳴力,同時展現了作者的才情和寫作功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