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蘇州二首 / 作者:劉禹錫 |
三載為吳郡,臨岐祖帳開。
雖非謝桀黠,且為一裴回。
流水閶門外,秋風吹柳條。
從來送客處,今日自魂銷。
|
|
別蘇州二首解釋:
《別蘇州二首》是唐代劉禹錫的一首詩。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三年來在吳郡,現在離開家鄉的帳篷開啟。
雖然不是謝桀黠(指謝安,東晉時期的名臣),卻像裴回(指裴度,唐代文學家)一樣迂回曲折。
水流在閶門外,秋風吹動柳條。
從前常在送別客人的地方,今天自己卻感到心靈消磨。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從蘇州離開的場景,表達了離別之情和對故鄉的依戀之情。詩人在蘇州居住了三年,現在要離開家鄉,他看到自己的帳篷被打開,離別的時刻即將來臨。詩人自稱不像謝安那樣聰明才智,而像裴度一樣迂回曲折。這里既是對自己的自謙,也是對裴度的贊美。詩中描繪了蘇州的景色,流水流過閶門外,秋風吹動著柳樹的枝條。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心情,他曾經常在送別他人的地方,而今天輪到自己離別,心靈感到疲憊和消磨。
賞析:
《別蘇州二首》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離別之情和對舊友的想念。詩人通過描繪蘇州的景色和自己的心情,將個人情感與自然景色相結合,形成了一幅意境深遠的畫面。詩人用對謝安和裴度的自謙來突出自己的平凡與普通,表達了離別時內心的不舍和疲憊。整首詩以簡短的句子和押韻的詞語構成,語言簡練,意境深沉。通過對細節的描繪和對內心感受的表達,詩人創造出了一種凄涼的離別氛圍,使讀者能夠感同身受地體會到詩人的情感。這首詩既是一首離別詩,也是一首懷舊詩,通過對離別情感的描寫,表達了對故鄉和過去的眷戀之情,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