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毗陵楊給事三首 / 作者:劉禹錫 |
揮毫起制來東省,躡足修名謁外臺。
好著櫜鞬莫惆悵,出文入武是全才。
曾主魚書輕刺史,今朝自請左魚來。
青云直上無多地,卻要斜飛取勢回。
東城南陌昔同游,坐上無人第二流。
屈指如今已零落,且須歡喜作鄰州。
|
|
寄毗陵楊給事三首解釋:
《寄毗陵楊給事三首》是唐代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揮毫起制來東省,
躡足修名謁外臺。
好著櫜鞬莫惆悵,
出文入武是全才。
曾主魚書輕刺史,
今朝自請左魚來。
青云直上無多地,
卻要斜飛取勢回。
東城南陌昔同游,
坐上無人第二流。
屈指如今已零落,
且須歡喜作鄰州。
詩意:
這首詩詞是劉禹錫給楊給事寫的信函,通過詩詞表達了對楊給事的贊賞和自嘲。詩人自稱揮毫起制,表示自己在東省辦公,為官謹慎,努力修名,謁見朝廷的重臣。他鼓勵楊給事不要沮喪,因為他既擅長文學又擅長武藝,是個全才。
詩人提到自己曾經擔任過魚書輕騎尉的職位,現在他自請楊給事加入自己的團隊。他說雖然升遷的機會不多,但是他愿意斜飛取勢,通過不同的方式來追求進步。他回憶起過去與楊給事一起游歷東城南陌,坐在高處無人能及,但如今已經衰落,所以現在應該高興地去做鄰州的官員。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嘲和鼓勵的口吻,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和朋友的關系的思考。劉禹錫在詩中展示了他的才華和努力,同時也表達了對友人楊給事的欣賞和邀請。他通過回憶過去的輝煌和對現狀的反思,表達了對人生起伏的洞察和對未來的積極態度。
詩詞中運用了一些修辭手法,如揮毫起制、出文入武等比喻,形象地描繪了作者的才華和全面發展的能力。同時,通過青云直上、斜飛取勢等形象的描繪,傳達了作者對于自身努力和進步的堅持和追求。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文辭優美,以平實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贊美和自我反省。它展現了作者的堅韌不拔和對未來的積極態度,同時也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名利和仕途的心態。這首詩詞既有實際的意義,也有哲理上的啟示,具有一定的思想價值和審美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