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中措 題闕 / 作者:白樸 |
田家秋熟辦千倉。
造物恨難量。
可惜一川禾黍,不禁滿地暝蝗。
委填溝壑,流離道路,老幼堪傷。
安得長安毒手,變教四海金穰。
|
|
朝中措 題闕解釋: 《朝中措題闕》是元代詩人白樸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田家秋熟辦千倉。
造物恨難量。
可惜一川禾黍,
不禁滿地暝蝗。
委填溝壑,
流離道路,
老幼堪傷。
安得長安毒手,
變教四海金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豐收的秋天,但同時也暗示了災難的降臨和社會的不公。
詩的開篇以"田家秋熟辦千倉"來形容農家的豐收,暗示著豐富的糧食儲備。然而,接下來的一句"造物恨難量"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災害的無法預測和控制的感嘆,說明人類力量有限,無法改變自然規律。
接下來的兩句"可惜一川禾黍,不禁滿地暝蝗"描述了一場災難性的蝗災。一片豐收的禾黍被蝗蟲所侵襲,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和困擾。這里的"暝蝗"意味著蝗蟲密布的景象,暗示了蝗災的嚴重程度。
接下來的兩句"委填溝壑,流離道路,老幼堪傷"描繪了蝗災給人們帶來的痛苦。蝗蟲的破壞不僅僅局限于田地,還波及到了人們的生活環境。人們被迫逃離家園,老幼無法幸免,大家都遭受了傷害和困苦。
最后兩句"安得長安毒手,變教四海金穰"表達了作者對權力者的呼喚和期望。長安是當時的都城,"毒手"意味著有能力和手段來解決蝗災。作者希望國家能夠采取有效的措施,將長安的力量擴散到四方,使整個國家都能豐收。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豐收和蝗災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災害的無奈和社會不公的關切。同時,也展現了作者對統治者的期望,希望他們能夠采取措施來解決困擾人民的問題,實現國家的繁榮和穩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