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太守行 / 作者:劉禹錫 |
聞有白太守,拋官歸舊谿.蘇州十萬戶,盡作嬰兒啼。
太守駐行舟,閶門草萋萋。
揮袂謝啼者,依然兩眉低。
朱戶非不崇,我心如重狴。
華池非不清,意在寥廓棲。
夸者竊所怪,賢者默思齊。
我為太守行,題在隱起珪。
|
|
白太守行解釋:
《白太守行》是唐代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白太守行,
聞說有位名叫白太守,
他辭去官職回到舊居住地。
蘇州城有十萬戶人家,
所有的孩子都在啼哭。
白太守在行船上停留,
閶門外的草叢郁郁蔥蔥。
他揮動袖子向哭泣的嬰兒致謝,
但兩邊的眉毛仍然低垂。
紅漆的門戶并不缺乏尊敬,
但我內心像被重獅禁錮。
華麗的花池并不缺乏清澈,
但我心意在于廣闊的隱居。
夸夸其談的人竊為所怪,
有智慧的人默默思考并得出相同結論。
我為白太守的行為所感動,
在這篇詩詞中題寫下了我的思考。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唐代時期一位名叫白太守的官員辭官歸隱的情景。白太守聽說蘇州城的人們都在哭泣,他驅船來到這里,見到了草木叢生的閶門和哭泣的嬰兒。他向這些嬰兒揮動袖子表示感謝,但他的眉毛依然低垂,心中充滿憂慮。詩人通過描寫白太守的行為,表達了對官員追求名利的懷疑,并贊美了白太守返璞歸真的決定。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白太守行為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人世浮華的反思和對隱居生活的向往。白太守辭去官職回歸舊居,體現了他對名利的超脫和對寧靜生活的追求。蘇州十萬戶的人們都在哭泣,象征著世間的紛擾和無常。白太守揮袖謝哭泣者,是對世俗的一種告別和對內心寧靜的追求。他的眉頭低垂,流露出憂慮之情,表達了作者對人世的疑惑和對功名利祿的擔憂。紅漆的門戶和華麗的花池被視為世俗的象征,而作者的心意在于廣闊的隱居和清澈的心靈。詩中的賢者默思齊,表達了對于智慧人的認同和思考的重要性。
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含蓄的語言,抒發了作者對功名利祿的疑慮和對寧靜自在生活的向往。通過白太守行為的描繪,表達了追求內心寧靜與真實的人生態度,寄托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和對世俗紛擾的厭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