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日雜興 / 作者:李廌 |
昔喜馬少游,我馬仍款段。
古云末路難,百里九十半。
與爾皆調饑,欲速輒愈緩。
長鳴徒勞爾,終愧籋云汗。
|
|
秋日雜興解釋: 《秋日雜興》是宋代李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秋天的日子,我曾經喜歡騎著馬四處游玩,而現在我的馬兒卻變得懶散。古人說,行將到達終點的時候往往困難重重,百里行程到了九十里就變得猶如半途而廢。我和你們都感到饑餓,但越是急于前進,進展卻越加緩慢。我長時間的呼喚只是白費力氣,最終只能愧對汗馬功勞。
這首詩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象,表達了一種無奈和沮喪的情緒。詩中的"馬"可以被理解為詩人自己,他曾經充滿激情地追逐夢想,但如今卻感到疲憊和困頓。詩人用"百里九十半"形容遇到困難時進展的緩慢,傳達了生活中面對挑戰時的無奈和焦慮。最后兩句"長鳴徒勞爾,終愧籋云汗"表達了詩人對自己的失望和自責,他意識到自己的努力似乎是徒勞無益的。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人們在面對困境時常常感到的無奈和挫折,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內心的憂傷和矛盾心理。通過描寫個人經歷,詩人抒發了對生活中種種困境和沖突的思考和感慨。這種抒發情感的方式使得這首詩具有普遍的共鳴力,讓讀者能夠在其中找到共鳴和安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