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泊牛渚 / 作者:劉禹錫 |
蘆葦晚風起,秋江鱗甲生。
殘霞忽變色,游雁有馀聲。
戍鼓音響絕,漁家燈火明。
無人能詠史,獨自月中行。
|
|
晚泊牛渚解釋:
《晚泊牛渚》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蘆葦晚風起,
秋江鱗甲生。
殘霞忽變色,
游雁有馀聲。
戍鼓音響絕,
漁家燈火明。
無人能詠史,
獨自月中行。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晚上停船在牛渚的情景。詩中通過描寫自然景色和人類活動,表達了作者對美景的贊嘆和對歷史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以寫景的手法,通過描繪夜晚的自然景色和人類的活動,展示了作者的感受和思考。
首兩句“蘆葦晚風起,秋江鱗甲生”,通過描繪蘆葦在晚風中搖曳和江水上涌起的魚鱗,表現了秋天的景象。這里的蘆葦和秋江是作者所處的環境,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使詩詞更具生動感。
接下來的兩句“殘霞忽變色,游雁有馀聲”,描繪了殘余的霞光漸漸變淡,游雁的鳴叫聲在空中回蕩。這里用動詞“忽變”和“有馀”表現了景色的變化和鳥兒的鳴叫聲的余韻,增加了詩詞的音樂感。
后兩句“戍鼓音響絕,漁家燈火明”,描繪了戍鼓聲漸漸消失,漁戶家中的燈火亮起。這里通過對聲音和燈火的描繪,表現了人類活動和夜晚的生活氣息。
最后兩句“無人能詠史,獨自月中行”,表達了作者的思考。他說無人能夠真正吟詠歷史,只有他一個人獨自在月光下行走,暗示了他對歷史的思索和對自身在時間長河中的渺小感。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景色和人類活動,展示了作者對美景的贊嘆和對歷史的思考。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人類活動的描寫,使詩詞更加生動有趣,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人類存在和歷史流轉的思考和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