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伏波神祠 / 作者:劉禹錫 |
蒙蒙篁竹下,有路上壺頭。
漢壘麏鼯斗,蠻溪霧雨愁。
懷人敬遺像,閱世指東流。
自負霸王略,安知恩澤侯。
鄉園辭石柱,筋力盡炎洲。
一以功名累,翻思馬少游。
|
|
經伏波神祠解釋:
《經伏波神祠》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蒙蒙的篁竹叢下,有一條通往壺頭山的小路。
漢朝的城壘上,麏鹿和鼯鼠爭斗,蠻族的溪流中籠罩著霧雨,我心中充滿憂愁。
懷念那些敬愛的人們,留下的畫像,閱世間的事物如同東流逝去。
自我夸耀著霸王的雄才大略,卻不知道恩澤和爵位是如何得來的。
離開故鄉的田園,告別了石柱,我的體力已經耗盡,無法再征戰炎熱的南方。
一生追求功名,但反思時卻想起了馬少游的豪情壯志。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篁竹叢和壺頭山的小路,展現了一種幽靜的田園風光。作者以此為背景,突出了自己對功名和權勢的追求,以及對過去的憂愁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詩中表達了作者對過去朝代的景象的思念,對故鄉和親人的懷念,以及對自己努力追求功名的反思。通過對自我和世界的反思,作者表達了一種對現實和命運的矛盾感受。
賞析:
《經伏波神祠》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描繪篁竹叢和壺頭山的小路,營造了一種寧靜、幽雅的氛圍。這種自然景觀的描繪與作者對功名的思考形成了鮮明對比。作者以自負的口吻,表達了自己對霸王般的雄才大略的自豪,同時也對這種功名追求的虛幻和功利性提出了質疑。詩人通過對自己的思考和反思,表達了對過去時代的向往和思念,對故鄉和親人的懷念之情,以及對自己追求功名的反思和思考。整首詩以對比的手法,展示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迷茫,以及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和追問。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抒發內心情感,詩詞展現了唐代士人對功名和人生的思考,具有深遠的哲理意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