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鍾山鐘 / 作者:李廌 |
延平雙劍朝豐城,鍾山之鐘挾以行。
延平春浪拂天地,左右兩龍雷口鳴。
建隆真人君八極,河伯效珍寶鐘出。
不似汾睢發鼎光,泛泛逆流浮萬鎰。
詔賜閶闔濯龍宮,聲掩景陽聞九重。
吾聞此鐘亦神物,獨肯寒溪就埋沒。
|
|
鍾山鐘解釋: 《鍾山鐘》是宋代李廌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延平雙劍朝向豐城,鍾山的鐘隨劍行動的情景。延平的春浪拂過天地,左右兩龍雷口發出巨響。建隆真人主宰八方,河伯效仿珍寶鐘露出。這鐘不像汾河和泗水的水流,泛泛逆流中漂浮著無價之寶。皇帝下旨將閶闔濯凈于龍宮,鐘聲遮掩了景陽,九重宮闕都能聽見。我聽說這鐘也是神物,卻只愿意埋沒在寒冷的溪流中。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鐘聲行進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于神秘、神圣事物的崇敬和贊美之情。鐘聲在詩中具有象征意義,代表著權力、尊嚴和神奇的力量。作者通過對景物和傳說的描繪,展示了鐘聲的神秘和震撼力,使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一種莊嚴而神秘的氛圍。
這首詩詞中的描寫技巧獨特巧妙,通過對景物和傳說的巧妙運用,使得讀者在詩中感受到鐘聲的威嚴和力量。作者運用了詩歌中常見的對比手法,將鍾山鐘與汾河、泗水的水流進行對比,突出了鐘聲的獨特和非凡。此外,通過描寫延平春浪、左右兩龍雷口,以及建隆真人和河伯等傳說人物,增強了詩詞的神話感和藝術性。
整體而言,《鍾山鐘》是一首描繪鐘聲神秘力量的詩詞作品,通過對景物和傳說的描繪,傳達了作者對于神奇事物的敬畏和贊美,給人一種莊嚴而神秘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