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白刑部聞新蟬 / 作者:劉禹錫 |
蟬聲未發前,已自感流年。
一入凄涼耳,如聞斷續弦。
晴清依露葉,晚急畏霞天。
何事秋卿詠,逢時亦悄然。
|
|
答白刑部聞新蟬解釋:
《答白刑部聞新蟬》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蟬聲未發前,已自感流年。
一入凄涼耳,如聞斷續弦。
晴清依露葉,晚急畏霞天。
何事秋卿詠,逢時亦悄然。
詩意:
這首詩詞是作為對白刑部聽到新蟬鳴聲的回答。詩人劉禹錫通過描寫蟬鳴的聲音和與之相關的意象,表達了自己對時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對逝去的歲月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以蟬鳴為線索,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歲月的凄涼感。詩的開頭寫道:“蟬聲未發前,已自感流年。”詩人通過蟬聲的未發前的靜默,借以暗示自己對時間流逝的敏感。接著,他描述了蟬鳴的聲音:“一入凄涼耳,如聞斷續弦。”詩人將蟬鳴與斷續的琴弦聲相比,突出了蟬鳴的淒涼之感。
下一段描寫了不同時間的蟬鳴情景:“晴清依露葉,晚急畏霞天。”在晴朗的清晨,蟬鳴如同依附在露葉上一般輕柔;而到了傍晚,蟬聲變得急促,仿佛害怕夕陽的天空。這種對蟬鳴不同時段的描寫,也間接表達了時間的流轉和變遷。
最后兩句“何事秋卿詠,逢時亦悄然。”則是對白刑部的回答。詩人詢問白刑部為何詠嘆秋天,同時暗示了自己對時間流逝的默然接受。整首詩詞通過對蟬鳴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對流逝時光的感慨和對生命的思考。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通過對蟬鳴的描寫,抒發了對時間流逝和生命短暫性的感慨。劉禹錫通過細膩的意象和富有節奏感的表達,使得讀者能夠感受到時光的無情和生命的脆弱,引發人們對生命的珍惜和對逝去歲月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