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撼庭秋 / 作者:晏殊 |
別來音信千里。
悵此情難寄。
碧紗秋月,梧桐夜雨,幾回無寐。
樓高目斷,天遙云黯,只堪憔悴。
念蘭堂紅燭,心長焰短,向人垂淚。
|
|
撼庭秋解釋: 《撼庭秋·別來音信千里》是宋代文學家晏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別來音信千里。
悵此情難寄。
碧紗秋月,梧桐夜雨,幾回無寐。
樓高目斷,天遙云黯,只堪憔悴。
念蘭堂紅燭,心長焰短,向人垂淚。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心愛的人分別后的思念之情。詩人與所思念的人相隔千里,已經有相當長的時間沒有收到對方的音信,這讓他感到非常苦悶和難以寄托情感。秋天的夜晚,藍天下的明亮月光與梧桐樹上的夜雨,讓他多次失眠。高樓之上,目光所及的盡是遙遠的天空和陰沉的云彩,他只能黯然傷神。他懷念過去在蘭堂中的美好時光,心中的思念之火長久而短暫,他向人們垂淚表達自己的悲傷。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詩人因為分別而產生的思念之情。詩人在情感上非常痛苦,他與心愛之人的距離遙遠,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收到對方的音信,這種無法溝通的狀態讓他感到無法寄托自己的情感。詩人運用了秋天的意象,描述了碧藍的天空下秋月的明亮和梧桐樹上夜雨的落下,這些景象使他多次失眠。樓高之處,他只能看到遠方的天空和陰沉的云彩,這無形中增加了他的孤獨和絕望感。最后兩句表達了他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心中的思念之火燃燒著,卻又短暫而無法延續,他只能向人們垂淚表達內心的悲傷。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思念之情,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象和詩人內心的痛苦,使讀者能夠深刻感受到他的孤獨和無助。詩人巧妙地運用意象,將自然景色與內心的情感相結合,給人以深深的共鳴。整首詩情感真摯,表達了作者深情的思念之情,同時也展現了他對于時光流轉和人事易變的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