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殢人嬌 / 作者:晏殊 |
二月春風
正是楊花滿路
那堪更、別離情緒
羅巾掩淚
任粉痕沾污
爭奈向、千留萬留不住
玉酒頻傾
宿眉愁聚
空腸斷、寶箏弦柱
人間后會
又不知何處
夢魂里、也須時時飛去
|
|
殢人嬌解釋: 《殢人嬌》是宋代晏殊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殢人嬌》
二月春風正是楊花滿路,
那堪更、別離情緒羅巾掩淚。
任粉痕沾污,爭奈向。
千留萬留不住,玉酒頻傾宿。
眉愁聚空,腸斷寶箏弦柱。
人間后會又不知何處,
夢魂里,也須時時飛去。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春日的離別情景。二月春風吹拂著滿地的楊花,但是面對離別的情緒,作者無法抑制自己的眼淚。紅粉痕跡沾污了羅巾,作者無法抵擋這種別離之苦。盡管千百次地留戀,卻無法阻止時間的流逝。作者頻頻傾斟著玉酒,以消愁解悶。然而,眉頭上的愁思仍然聚集在空虛的心腸里,心弦如同寶箏的琴弦一樣斷裂。在人世間的再會,又不知道將會在何處,只能在夢中的靈魂里,時刻飛揚。
賞析:
這首詩詞以清麗的筆觸描繪了春日離別的憂思,表現出作者的憂愁與無奈之情。詩中運用了鮮明的景物描寫,通過二月春風和滿地的楊花,營造出一個溫暖而悲傷的離別氛圍。作者通過"羅巾掩淚"和"粉痕沾污"的描寫,生動地刻畫了別離帶來的痛苦和眼淚。同時,玉酒的傾斟和寶箏弦柱的斷裂,都是作者為了麻痹自己的心情而采取的方式,然而卻無法真正消除內心的憂傷。最后兩句"人間后會又不知何處,夢魂里,也須時時飛去",表達了對未來的迷茫和對離別的無奈,以及在夢境中尋找心靈寄托的渴望。
整首詩詞情緒真摯,細膩而含蓄,通過對離別的描繪和對內心的抒發,展示了作者對離別的痛苦和對未來的迷茫,以及對自我安慰和寄托的渴望。它以深情的筆觸觸動人心,展現了晏殊獨特的詩意和情感表達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