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和圣製上元 / 作者:晏殊 |
風掖千門迥,金缸四照然。
市圜通夜闕,歌肆與云連。
疊鼓迷清漏,游車際曉天。
泛膏仍潔祀,蠶麥佇登年。
|
|
奉和圣製上元解釋: 《奉和圣制上元》是宋代文學家晏殊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上元節的熱鬧景象,表達了對節日的喜悅和對歲月流轉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風吹動千門,金缸四處照亮。
市集團團通達,歌肆與云相連。
疊鼓聲迷亂了清晨的鐘漏,游車在黎明時分穿行于天空。
泛濫的香膏仍然潔白地燃燒,蠶絲和麥穗靜靜地等待著新的一年。
這首詩詞通過生動的描寫,展現了上元節熱鬧喜慶的場景。在詩中,晏殊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使讀者仿佛置身于喧鬧的節日之中。
首先,詩中的"風吹動千門,金缸四處照亮"描繪了節日期間熱鬧的氛圍。風吹動千門象征著人們紛紛出門參與慶祝活動,而金缸則代表著燈光的輝煌,照亮了整個城市。
接著,詩中提到的"市集團團通達,歌肆與云相連",描述了市集的繁華和喧囂。市集中人聲鼎沸,歌肆中傳來歡快的歌聲,與云彩相連,形成一片熱鬧的景象。
詩的下半部分描寫了清晨的景色和一年的開始。"疊鼓聲迷亂了清晨的鐘漏"表現了人們在黎明時分敲擊鼓聲慶祝的熱烈氣氛,打破了平靜的早晨。"游車在黎明時分穿行于天空"則描繪了游車在清晨時分飛馳的場景,給人一種神秘而喜慶的感覺。
最后兩句"泛濫的香膏仍然潔白地燃燒,蠶絲和麥穗靜靜地等待著新的一年"表達了對時間的感慨。香膏象征著祭祀,燃燒的香火代表著歲月的流逝,而蠶絲和麥穗則象征著農耕生活的開始和希望新的一年的豐收。
總之,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上元節熱鬧喜慶的景象,表達了對節日的喜悅和對時間的感慨。晏殊運用了生動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節日的熱鬧氣氛和歲月的流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