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月十八夜 / 作者:晏殊 |
槿戶茅齋雅自便,京華風味入新年。
樓臺冷落收燈夜,門巷蕭條掃雪天。
疾酒不聞花外漏,放朝仍得日高眠。
何妨靜習間中趣,欲問林僧結凈緣。
|
|
正月十八夜解釋: 《正月十八夜》是宋代晏殊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槿戶茅齋雅自便,
Inasecludedcottagewithhibiscusdoorsandthatchedwalls,
京華風味入新年。
Theflavorofthecapitalentersthenewyear.
樓臺冷落收燈夜,
Towersandpavilionsstanddesertedasthelampsareextinguishedinthenight,
門巷蕭條掃雪天。
Alleysandlanesaredesolateunderthesnowysky.
疾酒不聞花外漏,
Drinkingheavily,onedoesn'thearthesoundofflowersfallingoutside,
放朝仍得日高眠。
Afterawildnight,onecanstillsleepinlate.
何妨靜習間中趣,
Whynotindulgeinthepleasuresofquietcontemplation,
欲問林僧結凈緣。
Longingtoasktheforestmonkaboutattainingenlightenment.
這首詩詞描繪了正月十八夜的景象和情感。詩人晏殊身處槿戶茅齋,享受著寧靜雅致的生活。京華的熱鬧氣氛隨著新年的到來滲透進來,但他依然保持自己的安靜和獨立。樓臺冷冷清清,燈火熄滅,門巷靜悄悄,大雪紛飛,形成了一幅蕭瑟的景象。
詩中的“疾酒不聞花外漏,放朝仍得日高眠”表達了詩人的豪飲和放縱,不顧外界的喧囂和紛擾,自得其樂。他享受獨處的時光,即使熬夜到了天亮,也能夠安然入眠。
最后兩句“何妨靜習間中趣,欲問林僧結凈緣”則表達了詩人對于修行和人生意義的思考。他提出了一個問題,想要向林中的僧人請教如何修得純凈的心靈和境界。
整首詩詞通過對靜謐與繁華、內心與外界的對比,表現(xiàn)了詩人晏殊獨立自足的生活態(tài)度和對修身養(yǎng)性的追求。同時,描繪了冬夜的寂靜和清寒,給人以冷峻而深沉的感受,寄托了詩人對于人生的思考和對內心世界的探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