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因寺 / 作者:晏殊 |
卷簾山色眼前見,入夜濤聲枕上聞。
苔徑雨馀堆落葉,石樓風靜鎖寒云。
|
|
崇因寺解釋: 《崇因寺》是宋代文學家晏殊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卷簾山色眼前見,
入夜濤聲枕上聞。
苔徑雨馀堆落葉,
石樓風靜鎖寒云。
詩意:
《崇因寺》描繪了一幅山寺的景象,通過細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感受和內心的寧靜。詩人在這個寺廟里,通過展開窗簾可以看到美麗的山色,夜晚則能聽到波濤的聲音,這一切都在他躺在床上時感知到。苔徑上積滿了雨水和落葉,石樓靜謐無聲,仿佛把寒冷的云彩鎖在其中。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寺廟的景色和自然的聲音,展現了作者內心的寧靜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詩人以樸素的筆墨描繪了山色和波濤的景象,突出了自然的美麗和莊嚴。他通過"眼前見"和"枕上聞"的表達,強調了他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了這些景象和聲音,進一步加強了詩詞的真實感和親近感。
詩中的苔徑雨水和堆積的落葉,以及石樓中的靜謐與寒云的鎖定,給人一種靜謐、肅穆的感覺。這種靜謐和肅穆不僅反映了自然的狀態,也與寺廟的氛圍相呼應。整首詩給人一種超脫塵囂、寧靜安詳的感覺,讓讀者在繁忙的生活中感受到一絲寧靜和平靜的氛圍。
晏殊作為宋代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其細膩的描寫和感人的詩意而著名。《崇因寺》展示了他對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對心靈寧靜的追求,同時也反映了他對佛教文化的熱愛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這首詩詞不僅在藝術上具有獨特的價值,也給讀者帶來了一種深思和心靈上的撫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