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庭秋月行 / 作者:劉禹錫 |
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頃如熔金。
孤輪徐轉光不定,游氣濛濛隔寒鏡。
是時白露三秋中,湖平月上天地空。
岳陽樓頭暮角絕,蕩漾已過君山東。
山城蒼蒼夜寂寂,水月逶迤繞城白。
蕩槳巴童歌竹枝,連檣估客吹羌笛。
勢高夜久陰力全,金氣肅肅開星躔。
浮云野馬歸四裔,遙望星斗當中天。
天雞相呼曙霞出,斂影含光讓朝日。
日出喧喧人不閑,夜來清景非人間。
|
|
洞庭秋月行解釋:
《洞庭秋月行》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作品。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洞庭湖中的秋月升起,層層波浪萬頃金光閃耀。獨輪船緩緩轉動,月光不斷變幻,游氣模糊朦朧,遮蔽了寒冷的鏡面。此時正是白露的季節,在湖面上,月亮照耀著天空和大地。岳陽樓的尖角已在暮色中消失,漣漪已經蕩過君山的東岸。山城蒼蒼,夜晚寂靜無聲,水面上的月光曲折地環繞著城市,柔和的光輝灑滿了城市。蕩船上的船夫唱著竹枝曲,連續的船篙劃動聲和客人吹奏羌笛聲合奏。形勢高峻,夜晚持續很久,陰郁的力量充斥著空氣,金色的光輝開啟了星星的舞蹈。飄浮的云彩和奔馳的野馬回歸四方,遠望星斗似乎就在天空中央。天雞相互呼喚,晨光迎著朝陽的出現,月影漸漸退隱,給朝日讓出光輝。太陽升起,熱鬧的聲音充斥著,夜晚清晨的景色已不再屬于人間。
這首詩描繪了洞庭湖秋夜的景色。劉禹錫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洞庭湖秋夜的美麗和神秘。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洞庭湖中的秋月、波浪、湖平、岳陽樓、夜色等,通過這些意象的描繪,使讀者仿佛置身于洞庭湖畔的秋夜之中,感受到了那種寧靜、神秘和壯美的氛圍。
詩人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展示了自然界的變化和人類世界的喧囂。夜晚的湖面上,月光倒映,給人以超凡脫俗的感受,而城市的喧囂和人類的活動則在白晝中展開。這種對比營造出一種強烈的對比,使詩中的景色更加鮮活生動。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寫自然景物的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喧囂,展示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在自然界的變化中,人類的存在顯得微小而短暫,而自然的美麗卻是永恒的。詩人以自然景色為媒介,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總之,劉禹錫的《洞庭秋月行》通過細膩的描繪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洞庭湖秋夜的美麗和神秘,呈現出自然界與人類世界的對比,同時也抒發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這首詩以其優美的語言和抒情的意境,給人以深深的藝術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