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酬翁常之 / 作者:徐照 |
半掩柴門一徑深,山中免見俗塵侵。
愁因有酒春生面,老不饒貧雪滿簪。
舊井遠通幽谷水,翠藤新長小窗陰。
扁舟莫負林間約,好把清詩慰此心。
|
|
酬翁常之解釋: 《酬翁常之》是宋代徐照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半掩柴門一徑深,山中免見俗塵侵。
愁因有酒春生面,老不饒貧雪滿簪。
舊井遠通幽谷水,翠藤新長小窗陰。
扁舟莫負林間約,好把清詩慰此心。
譯文:
掩半開的柴門,一條深深的小徑,
在山中,遠離塵囂的侵擾。
憂愁因為有了酒,春天在臉上綻放,
老去卻不放過貧窮,頭上積滿了雪。
古井遠遠延伸到幽谷的水,
翠綠的藤蔓新長出小窗的陰影。
扁舟別辜負森林間的諾約,
愿好好傾訴這清新的詩篇,慰藉我的心靈。
詩意和賞析:
《酬翁常之》以自然山水為背景,表達了詩人追求清新自然、遠離塵世紛擾的情懷。詩中的柴門和小徑象征著隱居的生活方式,山中的環境使詩人能夠擺脫塵囂的紛擾,享受寧靜。詩人用"愁因有酒春生面"表達了喜歡飲酒的情感,酒能給他帶來愉悅和春天般的快樂。然而,詩人并不因年老和貧窮而悲觀,他堅持用清新的詩篇慰藉內心的苦悶。詩中的古井和翠藤是隱居生活的象征,它們進一步強調了與世隔絕的意境。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清新自然和詩歌的向往。詩人在山中隱居,追求內心的寧靜,并用詩歌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這首詩詞展現了宋代文人隱逸生活的理想,主張遠離喧囂,追求自由和寧靜的境地。通過描繪山水景色和表達內心情感,詩人通過詩歌達到了自我宣泄和抒發的效果,同時也向讀者傳遞了一種追求真摯感情和自然生活的價值觀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