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書記房老梅 / 作者:徐照 |
香有竹風知,無塵雜野姿。
為憐新白發,重記舊題詩。
蘚帶龍鱗剝,蜂沾蠹屑垂。
不來三十載,半樹是孫枝。
|
|
道書記房老梅解釋: 《道書記房老梅》是宋代徐照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香氣中有竹風傳來,說明了這朵梅花的清雅。沒有塵埃的干擾,它在野外自由自在地綻放。我深深憐憫它新生的白發,同時也懷念起過去曾經題詩的情景。苔蘚像龍鱗一樣剝落,蜜蜂停在上面,蛀蟲的碎屑從枝上垂落。三十年來沒有前來拜訪,半棵樹已經變成了它的孫輩。
詩意:
《道書記房老梅》通過描繪一株梅花的形態和環境,表達了作者對梅花的喜愛和思考。詩中展示了梅花的獨特之處,它不受塵埃污染,獨自在野外綻放。作者通過對梅花白發的憐憫和對過去題詩的回憶,傳達了對歲月變遷的感慨和對美好事物的珍惜。詩中也描繪了梅花周圍的景象,如剝落的苔蘚、停在上面的蜜蜂和垂落的蛀蟲碎屑,增加了詩意的層次和細膩性。最后,作者用三十年未來拜訪的時間跨度,形容一棵梅樹的生長,表達了對梅花堅韌不拔的敬佩。
賞析:
《道書記房老梅》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一株梅花的形象,通過對梅花的細致觀察和細膩描繪,展示出梅花的高潔、堅韌的品質。首句“香有竹風知,無塵雜野姿”,以“竹風”來形容梅花的香氣,展現了梅花清雅的特質;“無塵雜野姿”則表明梅花在野外自由自在地綻放,不受外界干擾。接下來,通過對梅花的白發、蜜蜂和蛀蟲的描寫,營造了一種歲月流轉中的凋零和生命的脆弱感。最后的“不來三十載,半樹是孫枝”通過時間的跨度,展示了梅花的堅韌和生命力。整首詩以梅花為主題,通過對梅花的細膩描繪和對歲月變遷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贊美和對堅韌精神的敬佩。
總體而言,《道書記房老梅》通過對梅花的描繪,展示了梅花高潔、堅韌的品質,同時也表達了對美好事物和時光流轉的思考,引發讀者對生命和美的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