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花嶺 / 作者:徐照 |
諸嶺桃花嶺最高,冰枯泉脈草身高。
四山相并疑無日,若是南山雪不消。
|
|
桃花嶺解釋: 《桃花嶺》是宋代徐照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述了桃花嶺的景色,以及嶺上冰枯泉流、草木的身高和四山相連的景象。詩中還提到了南山積雪不消的情景。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桃花嶺》中文譯文:
諸嶺桃花嶺最高,
冰枯泉脈草身高。
四山相并疑無日,
若是南山雪不消。
詩意和賞析:
《桃花嶺》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桃花嶺的景色和山水之美。詩中的桃花嶺被描繪成眾多嶺峰中最高的一座。作者通過冰枯泉脈和草木的高度來表現嶺上的景色。這里的冰枯泉脈可能是指在冬天冰凍,春天融化的泉水,而草木的身高則顯示了嶺上的豐茂和茂盛。
詩中還提到了四山相并,給人以錯綜復雜、曲折蜿蜒的感覺。四山的連綿起伏讓人難以辨別出每座山的輪廓和邊界,給人以疑惑的感覺。這種模糊和疑惑的描寫給了讀者一種迷幻的視覺效果,增強了整首詩的意境。
最后兩句"若是南山雪不消"表達了南山積雪長時間不消融的景象。這句話給人一種冬天的寒冷和冰雪覆蓋的感覺,與前面提到的冰枯泉脈形成了對比。南山的積雪象征著堅持不懈,與桃花嶺的冰枯泉脈形成了一種對比和呼應,進一步加深了整首詩的意境。
《桃花嶺》通過簡練而形象的描寫,展現了桃花嶺的壯麗景色和山水之美。通過運用比喻和對比等修辭手法,詩中表達了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生命堅持不懈的謳歌。整首詩情感高昂,給人以豪放和壯美的感受,同時也讓讀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和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