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中寒夜 / 作者:徐照 |
本自家於越,何期滯楚邦。
吟多頭易白,歸切思難降。
但聽風收竹,誰知雪滿江。
叉魚中夜急,燒火照樓窗。
|
|
湘中寒夜解釋: 《湘中寒夜》是徐照創作于宋代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本來自己生于越地,怎料被困在楚國。
吟誦能使頭發變白,思鄉之情難以抑制。
只聽見風吹動竹林,誰知道江面上已鋪滿白雪。
寒夜里,漁船匆匆而過,爐火映照著樓窗。
詩意:
《湘中寒夜》描繪了作者徐照在寒冷的夜晚被困在楚國的境遇。詩中表達了他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吟誦詩詞使他頭發變白,但思鄉之情卻無法平息。他在夜晚聽著風吹動竹林的聲音,卻無人知曉江面上已經積滿了白雪。寒夜里,一艘匆匆而過的漁船,爐火映照著樓窗,給他帶來了一絲溫暖和期盼。
賞析:
《湘中寒夜》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作者身處他鄉、思鄉之情難以抑制的境地。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如風吹動竹林、江面上的白雪,以及寒夜中匆匆而過的漁船和樓窗上照耀的爐火,詩詞營造出一種凄涼的氛圍。在這種凄涼中,作者表達了對故鄉的無盡思念和對歸鄉的渴望。
詩詞中的反襯手法也值得注意。作者將吟誦詩詞與思鄉之情形成鮮明的對比,吟誦使頭發變白,表現出內心的苦悶和無奈;而思鄉之情卻是難以降伏的,強調了作者對故鄉的深深眷戀。同時,漁船的匆匆而過與樓窗上的爐火形成了明暗對比,凸顯了作者身處他鄉的孤寂和渴望歸鄉的痛苦。
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動的描寫,詩詞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意,以及在異鄉漂泊中的寂寞和無助。整首詩詞以簡短、凝練的語言傳達出作者深沉的情感,給人以凄涼、迷茫的感受,引發讀者對故鄉的思考與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