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雁蕩山八首·大龍湫瀑布 / 作者:徐照 |
飛下數(shù)千盡,全然無定形。
電橫天日射,龍出石云腥。
壯勢春曾看,寒聲佛共聽。
昔人云此水,洗目最能靈。
|
|
游雁蕩山八首·大龍湫瀑布解釋: 《游雁蕩山八首·大龍湫瀑布》是宋代徐照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雁蕩山的大龍湫瀑布景象,通過生動的描寫和比喻,展現(xiàn)了大自然的壯美和神秘感。
大龍湫瀑布,飛下數(shù)千盡,全然無定形。詩中以飛瀑形容瀑布的景象,瀑布水流如同千百只雁一般紛紛揚(yáng)揚(yáng)地飛落而下,形態(tài)變化萬千,沒有固定的形狀。這樣的描繪使人感受到了瀑布水勢的雄渾和壯觀。
電橫天日射,龍出石云腥。接著詩中描述了陽光透過云層的縫隙,照耀在瀑布上,使得瀑布上的水花閃閃發(fā)光,就像電光一樣橫跨在天空中。同時,瀑布的水流從石頭間涌出,宛如神龍騰飛,散發(fā)出一種若有若無的龍腥味。這樣的描繪增添了瀑布的神秘感和生動感。
壯勢春曾看,寒聲佛共聽。詩中提到過去的人們曾經(jīng)欣賞過這樣壯麗的景象,春天的時候,他們目睹了瀑布的威勢。而此刻,詩人則以佛教的視角來感受瀑布的聲音,將其形容為寒冷的聲音與佛教的境界相呼應(yīng)。這樣的描寫使得詩詞中融入了宗教與自然的交織之美。
昔人云此水,洗目最能靈。最后,詩人引用了古人的評價,稱贊這水瀑洗凈了人們的眼睛,使其煥發(fā)靈動。這里的"洗目"寓意為洗凈心靈,使人得到精神上的凈化。
整首詩通過對大龍湫瀑布景象的描繪,展示了自然界的壯美和神秘感,并融入了佛教的思想,給人以清新、凈化的感受。這首詩詞通過生動的意象和婉約的語言,使讀者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瀑布的壯麗景色,同時也引發(fā)人們對自然的敬畏和對內(nèi)心靈性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