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祝英臺近 / 作者:李彭老 |
杏花初,梅花過,時節又春半。
簾影飛梭,輕陰小庭院。
舊時月底秋千,吟香醉玉,曾細聽、歌珠一串。
忍重見。
描金小字題情,生綃合歡扇。
老了劉郎,天遠玉簫伴。
幾番鶯外斜陽,闌干倚遍,恨楊柳、遮愁不斷。
|
|
祝英臺近解釋: 《祝英臺近》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李彭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杏花初,梅花過,
時節又春半。
簾影飛梭,輕陰小庭院。
詩的開頭描述了杏花初開、梅花已經凋謝,說明時間已經過了春天的一半。簾子的影子像快速穿梭的梭子一樣,在小庭院里投下輕盈的陰影。
舊時月底秋千,
吟香醉玉,曾細聽、歌珠一串。
忍重見。
詩中提到了過去在月亮底下蕩秋千的情景,吟唱著花香,陶醉在美玉之上,曾經細細聆聽過珠子串歌唱的聲音。但現在已經不再有這樣的美景,作者不禁感到痛苦。
描金小字題情,
生綃合歡扇。
老了劉郎,天遠玉簫伴。
作者用金色的小字描繪了自己的情感,將情思寫在了合歡木制的扇子上。劉郎已經年老,遙遠的天空中只有玉簫陪伴著他。
幾番鶯外斜陽,
闌干倚遍,恨楊柳、遮愁不斷。
幾次在黃昏時分聽到黃鶯的鳴叫,作者倚在窗欄上,看遍了斜陽。他懷恨楊柳,認為它們只能遮擋住憂愁,無法消除。這句詩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憂傷和無奈。
整首詩詞以憂愁和懷舊的情緒為主線,通過描繪春天的變化、庭院的景象和過去的美好回憶,展示了作者對逝去時光和年輕愛人的思念之情。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具體的場景描寫,以及對人物的細膩刻畫,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美好時光的回憶。整首詩詞以細膩的情感表達和精巧的藝術構思,打動了讀者的心靈,讓人感受到了作者深深的憂傷和對過去的眷戀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