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莎行(題草窗十擬后) / 作者:李彭老 |
紫曲迷香,綠窗夢月。
芳心如對春風說。
蠻箋象管寫新聲,幾番曾試瓊壺觖。
庾信書愁,江淹賦別。
桃花紅雨梨花雪。
周郎先自足風流,何須更擬秦簫咽。
|
|
踏莎行(題草窗十擬后)解釋: 《踏莎行(題草窗十擬后)》是宋代李彭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踏莎行(題草窗十擬后)
紫曲迷香,綠窗夢月。
芳心如對春風說。
蠻箋象管寫新聲,幾番曾試瓊壺觖。
庾信書愁,江淹賦別。
桃花紅雨梨花雪。
周郎先自足風流,何須更擬秦簫咽。
詩詞中描述了一個美麗的情景,通過描繪紫曲和香氣的迷人,綠窗下月光的夢幻,以及芳心對春風的傾訴,展現了一種浪漫的情感。蠻箋象管寫下了新的聲音,作者試著用瓊壺觖(古代樂器)演奏過,庾信的書信中寫滿了憂愁,江淹的賦作也表達了離別之情。詩中還描繪了桃花紅雨和梨花雪,以及周郎(指周瑜)自有他的風流事跡,不必再去模仿秦簫的悲愴。
這首詩詞運用了豐富的意象來表達情感和描繪景物,通過色彩和聲音的描述,營造出一種浪漫的氛圍。作者通過對紫曲、香氣、月光和芳心的描繪,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渴望。他以蠻箋象管和瓊壺觖為象征,創造了一種新的藝術表達方式。庾信和江淹的形象在詩中起到對比的作用,突出了他們的憂愁和離別之情。最后,通過對桃花紅雨和梨花雪的描繪,以及對周郎的提及,表達了對風流和個性的肯定,同時也表達了不必追隨他人的意思。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和豐富的意象,展現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個性的肯定。通過描繪景物和情感,以及對歷史人物的提及,詩詞表達了作者獨特的情感和思考。它展示了宋代詩詞的藝術風格和表達方式,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和文化的一些特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