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花 / 作者:潘牥 |
偷得湖齋半日閑,有梅此地即孤山。
瘦邊似我腰全沈,白處憐渠鬢亦潘。
惟有竹君同所好,豈容蝶使戲其間。
調羹莫作兒童語,老眼相看在歲寒。
|
|
梅花解釋: 《梅花》是一首宋代潘牥創作的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偷得湖齋半日閑,
有梅此地即孤山。
瘦邊似我腰全沈,
白處憐渠鬢亦潘。
惟有竹君同所好,
豈容蝶使戲其間。
調羹莫作兒童語,
老眼相看在歲寒。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人在湖齋中偷得半日閑暇的情景。在他所處的地方有一棵梅花樹,那里就像是一個孤立的山峰。梅花的花瓣苗條而婀娜,就像他瘦削的腰身一樣,而梅花的花白處則像是憐愛他的鬢發一樣。只有竹子與他有著相同的喜好,不容許蝴蝶在其中嬉戲。作者告誡別人不要以兒童的語言來調侃梅花,因為即使在寒冷的歲月中,他的老眼仍然相互欣賞。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個靜謐而溫馨的場景。通過描寫梅花、竹子和自然景物,詩人表達了自己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美的追求。梅花是冬天中獨自怒放的花朵,象征著堅強和不屈的精神。竹子則象征著高潔和堅韌。詩人通過對梅花和竹子的贊美,表達了對純潔和高尚品質的向往。
詩詞中的“偷得湖齋半日閑”描繪了一個人逃離塵囂,尋找寧靜和自我反省的場景。這種追求內心寧靜的情感在宋代文人中非常常見,也是文人對于莊重清靜生活的向往。
詩詞最后兩句“調羹莫作兒童語,老眼相看在歲寒”表達了作者對于老年生活的思考和態度。作者告誡人們不要輕視老人,不要用戲謔的態度對待他們。盡管歲月已經使他們的視力減退,但他們仍然能夠相互欣賞和理解彼此。
整首詩詞以婉約、含蓄的風格表達了對自然美和高尚情操的追求,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典型審美觀。這首詩詞在描繪自然景物的同時,也傳達了作者對于人生境遇和人際關系的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