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 / 作者:李商隱 |
柳映江潭底有情,望中頻遣客心驚。
巴雷隱隱千山外,更作章臺走馬聲。
|
|
柳解釋:
柳映江潭底有情,
望中頻遣客心驚。
巴雷隱隱千山外,
更作章臺走馬聲。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柳垂在江潭的底端,映照出深情,
眺望之間,常常使人心神不安。
巴山的雷聲隱約傳來,仿佛在千山之外,
更有章臺上馬的騎行聲響。
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眺望遠方時的心情和景象。柳樹倒映在江潭之中,給人以深情的感覺,把作者的思緒引向遠方。在遠望的時候,頻繁地有客人離去,這使得作者的內心感到驚訝和不安。與此同時,遠處巴山的雷聲隱隱傳來,給人一種遙遠而神秘的感覺,仿佛在千山之外。最后,作者還聽到了章臺上馬的行走聲,以更加生動地描繪了遠方的景象和動靜。
整個詩意深邃而凄涼,表達了作者對遠方的思念和對動蕩不安的外部世界的擔憂。詩人是通過描繪這些境況,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和對外部世界的觀察。他以這種微妙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感受,使讀者在閱讀時能夠感受到他的思緒和情感。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并通過景物的描寫表達出來。同時,這首詩也展示了唐代文人的游子情懷和對社會動蕩的關注,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整體而言,這首詩表達了對遠方的思念和社會的不安,以及對現實生活的觀察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