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壁侍者來訪作此贈之 / 作者:徐瑞 |
俗論行地不足聞,相從松下慰離群。
喜師一吸西江水,許我平分華秋云。
更向鋒前來妙倍,莫于紙上泥陳文。
純陽石薜黃龍去,肥瘦何曾彼此分。
|
|
壁侍者來訪作此贈之解釋: 《壁侍者來訪作此贈之》是一首宋代徐瑞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意:
這首詩詞是徐瑞在壁侍者來訪時所作,表達了對世俗議論的不屑,以及與壁侍者的交往給他帶來的慰藉。詩人高興地說,他的師傅曾吸過西江的水,現在他也有幸分享到了華秋之云的美景。他進一步表示,他比以前更加妙絕于作品,不像紙上的泥土般平庸。最后,他以純陽石和薜黃龍作比喻,意味著無論是否富有或貧窮,彼此之間都沒有明顯的區別。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徐瑞的情感和觀點。首先,他對俗論行地的不屑態度表明了他對世俗繁瑣言論的厭倦,認為這些議論并不值得一聽。接著,他描述了與壁侍者相伴的愉悅感受,將松下作為背景,表達了對自然環境的贊美和對壁侍者的欣賞。他喜悅地提到自己有幸品味到師傅曾經品嘗過的西江之水,并與師傅共享華秋之云的美景,展現了師徒之間的親近和共鳴。
詩人進一步表達了自己對創作的自信和進步。他自豪地說自己比以前更妙絕于作品,與紙上的泥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里的紙上泥陳文指的是平庸的作品,而詩人則以自己的創作妙絕程度超越了這種平庸,表達了他對自身才華的自信和對藝術追求的堅持。
最后,詩人通過純陽石和薜黃龍的比喻,暗示了富貴貧窮之間并沒有明顯的界限。無論是純陽石還是薜黃龍,它們的質地和價值并沒有因為肥瘦的不同而發生改變。這種比喻也可理解為詩人對人生境遇的超然態度,認為物質財富并不是判斷一個人價值的唯一標準,人們應當超越財富和社會地位的界限,追求內心的純凈和真實。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和獨特的表達方式,表達了詩人對世俗批判的態度、對自然美的贊美、對創作能力的自信以及對人生境遇的超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