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江月(十二之三) / 作者:張伯端 |
白虎首經至寶,華池神水真金。
故知上善利源深。
不比尋常藥品。
若要修成九轉,先須煉己持心。
依時采取定浮沈。
進火須防危甚。
|
|
西江月(十二之三)解釋: 《西江月(十二之三)》是宋代張伯端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白虎首經至寶,
華池神水真金。
故知上善利源深,
不比尋常藥品。
若要修成九轉,
先須煉己持心。
依時采取定浮沈,
進火須防危甚。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神秘而富有象征意義的畫面。詩中提到了白虎的頭顱,它是一種至寶;華池中的神水則是真正的黃金。通過這些寶物,詩人認識到道德善行的價值和深遠的影響,并認為它們遠遠超過了一般藥物的功效。詩人提出了修行的要求,即先要煉制自己的心性,達到一種純凈的狀態。只有按照時機的變化,抓住機遇,才能固定自己的位置。而在追求進展的過程中,也要小心防備危險。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象征和隱喻的手法,通過寶物的形象來表達道德善行的重要性。白虎首和華池神水都象征著珍貴和神奇的寶物,代表了珍視善行的價值。詩人通過對這些寶物的描述,表達了他對道德力量的崇敬和推崇。他認為,道德的力量比一般藥物更為深遠和重要。
詩人還強調了修行的重要性,認為修行需要首先煉制自己的心性,使之純凈無雜。這體現了詩人對內在修煉和精神凈化的重視。此外,詩人提到了根據時機采取行動的重要性,暗示了生活中抓住機遇的智慧。同時,他也警示人們在追求進步的過程中要小心防備危險,這是一種深思熟慮和謹慎的態度。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寶物的象征意義,表達了對道德善行的贊美和推崇,強調了修行和機遇把握的重要性,同時也提醒人們要保持警惕。這種意象豐富的表達方式,使得詩詞具有深遠的哲理和啟示,引發讀者的思考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