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江月(十) / 作者:張伯端 |
悟了莫求寂滅,隨緣只接群迷。
尋常邪見及提攜。
方便指歸實際。
五眼三身四智,六度萬行修齊。
圓光一顆好摩尼。
利物兼能自利。
|
|
西江月(十)解釋: 《西江月(十)》是宋代張伯端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悟了莫求寂滅,
領悟了就不要追求消亡,
隨緣只接群迷。
順從緣分只是接納眾生的迷惑。
尋常邪見及提攜。
普通的錯誤觀念及引導。
方便指歸實際。
方便指引指向現實。
五眼三身四智,
具備五眼、三身、四智,
六度萬行修齊。
修行六度、萬行以達到完善。
圓光一顆好摩尼。
完美的光芒,如同一顆珍貴的摩尼寶石。
利物兼能自利。
利益他物同時也能自利。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修行者的心路歷程和對修行道路的理解。詩中提到了悟性的重要,認為一旦領悟了真理,就不再追求消亡,而是順從緣分,接納眾生的迷惑。詩人也提到了尋常的錯誤觀念和引導,意味著修行者需要超越世俗的束縛,指向實際的修行道路。詩中還涉及到了佛教中的一些概念,如五眼、三身、四智,以及六度、萬行的修行方法。最后一句表達了修行者不僅能利益他物,同時也能自利,具備了利他與自利的境界。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修行者的心路歷程和修行道路的指引。詩人通過對悟性、緣分、錯誤觀念和修行方法的描述,展現了修行者應有的心態和修行的目標。詩中使用了一些佛教的術語和象征,使得詩詞更具深度和禪意。整首詩詞以寬容和智慧為主題,強調修行者應當超越個人利益,追求利益眾生的境界。這首詩詞在簡練的文字中蘊含了深刻的哲理,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