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垂絲釣(戊戌迓客·自入淮南,多所感愴作) / 作者:丘崈 |
夕烽戌鼓。
悲涼江岸淮浦。
霧隱孤城,水荒沙聚。
人共語。
盡向來勝處。
謾懷古。
問柳津花渡。
露橋夜月,吹簫人在何許。
繚墻禁_。
粉黛成黃土。
惟有江東注。
都無虜。
似舊時得否。
|
|
垂絲釣(戊戌迓客·自入淮南,多所感愴作)解釋: 《垂絲釣(戊戌迓客·自入淮南,多所感愴作)》是宋代丘崈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夕烽戌鼓,悲涼江岸淮浦。
霧隱孤城,水荒沙聚,人們相聚談論。
盡向來勝地,空懷古人。
問柳津花渡,露橋夜月,吹簫的人在何處。
繚墻禁_,粉黛成黃土,惟有江東注,都無虜。
似舊時得否。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丘崈在淮南一帶的所見所感。夕陽下,戰爭的烽火依然在燃燒,江岸和淮浦一帶充滿了凄涼之感。孤寂的城池被霧氣所籠罩,水荒沙漠,人們聚集在一起交談。他們紛紛向過去的勝地前行,但空懷古人的智慧與英勇。作者詢問柳津花渡的情況,夜晚的露橋下,月色如水,吹簫的人在何處?禁城內的墻壁繚繞,粉黛美人已成為黃土,只有江東依然暢通無阻,不再有敵寇。這一切仿佛回到了過去的時光。
賞析:
這首詩詞以凄涼的景象揭示了宋代時期戰亂帶來的痛苦和失落。詩人通過描繪江岸淮浦的凄涼景象,表達了對戰爭的悲傷之情。詩中的孤城、水荒和沙聚形容了戰爭帶來的破壞和荒涼。詩人對過去勝地的懷念和對古人智慧與英勇的空懷,顯示了對逝去歲月的思念與無奈。然而,詩人通過描述江東依然暢通無阻、沒有敵寇的景象,表達了對和平的向往和對未來的希望。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對戰亂時期的痛苦以及對和平與安寧的向往之情,展示了他對歷史的關注和對社會現實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