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事近(留斡家詠方響) / 作者:丘崈 |
空澗落鳴泉,千騎雨霖衣鐵。
金奏欲終人醉,有玉聲清越。
夜深纖手怯輕寒,余韻寄愁絕。
玉樹夢回何處,但滿庭霜月。
|
|
好事近(留斡家詠方響)解釋: 詩詞:《好事近(留斡家詠方響)》
朝代:宋代
作者:丘崈
空澗落鳴泉,
千騎雨霖衣鐵。
金奏欲終人醉,
有玉聲清越。
夜深纖手怯輕寒,
余韻寄愁絕。
玉樹夢回何處,
但滿庭霜月。
譯文:
空谷中傳來鳴泉聲,
千騎穿梭雨中,戰衣鐵甲。
金鐘即將敲響,人們陶醉其中,
有一種玉器般悅耳的聲音清越。
深夜里,柔弱的手兒畏懼輕微的寒意,
余音悠揚地傳遞出無盡的憂傷。
玉樹在夢中回到何處,
只見滿庭皆是霜色的月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自然景物為主,又融入了人物情感的表達,充滿了宋代詩人對自然和人情的深情意境。
第一句“空澗落鳴泉”,通過描繪空谷中傳來的泉水聲,展現出寧靜而生動的自然景象,給人以寧靜和清新的感覺。
第二句“千騎雨霖衣鐵”,用雨中騎馬穿行的場景,描繪出一種英勇和堅毅的形象。雨霖衣指的是宋代時期士兵的戰衣,暗示了那個時代的邊塞風情和軍事氛圍。
第三句“金奏欲終人醉”,表達了人們即將陶醉于金鐘敲響的喜悅情緒,金奏指的是宮廷中敲鐘的儀式,暗示了一種喜慶和歡樂的氛圍。
第四句“有玉聲清越”,通過描繪玉器般悅耳的聲音,增添了一種神秘而美妙的氛圍,使整首詩詞更加優美動人。
第五句“夜深纖手怯輕寒”,以夜深人靜的時刻,描繪出柔弱的手兒畏懼微寒的情景,表達了人們面對寒冷時的脆弱和無助。
第六句“余韻寄愁絕”,通過余音悠揚地傳遞出無盡的憂傷,表達了一種深深的思念和憂傷之情。
最后兩句“玉樹夢回何處,但滿庭霜月”,通過玉樹夢回和滿庭霜月的描繪,給人以凄美的畫面感,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人事物的離別之情。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象和抒發人物情感,展現出宋代詩人對生活和情感的細膩感受,給人以深思和感慨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