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心友李應之判縣 / 作者:陽枋 |
書劍追隨偏蜀西,歸來窗月聽朝雞。
相期歲明林中約,忍見佳城石上題。
錦里人稀煙冉冉,橫川路迥草萋萋。
黔南愧我催瓜戍,淚落巴山望欲迷。
|
|
挽心友李應之判縣解釋: 《挽心友李應之判縣》是宋代陽枋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表達了作者離鄉遠游、思念故友的情感,以及對故鄉和友情的深深懷念。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書劍追隨偏蜀西,
歸來窗月聽朝雞。
相期歲明林中約,
忍見佳城石上題。
錦里人稀煙冉冉,
橫川路迥草萋萋。
黔南愧我催瓜戍,
淚落巴山望欲迷。
詩詞的詩意是,作者在遠離故鄉的旅途中,書劍相伴,一路追隨到蜀地的西部。然而,當他歸來時,窗外明亮的月光中能聽到朝雞的鳴叫聲,這使他感覺時光已過,歲月流轉。他與心友約定在明年的林中相會,但他忍受不住在佳城的石頭上題寫的友人的題字的呼喚。
詩詞的賞析,通過描繪遠離故鄉的旅途,詩人表達了他對友情的珍重和思念之情。詩中的意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來表達作者心中的情感,窗外明亮的月光和朝雞的鳴叫聲,突出了時光的流轉和歲月的變遷,使人感嘆光陰荏苒。而作者忍受不住友人在佳城的石頭上題字的呼喚,反映了他對友情的深深懷念。最后兩句“黔南愧我催瓜戍,淚落巴山望欲迷”,表達了作者對自己不能早日回到故鄉,無法守護家鄉的愧疚和思鄉之情。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友情和故鄉的深情思念,展現了宋代士人的風度和情感。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自然融為一體,使詩詞更具意境和感染力。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示了作者對友情和家鄉的深情追憶,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