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峨眉十一首 / 作者:馮時行 |
雖知仙可學,酒盞喚淵明。
未遂山中隱,聊為地上行。
留人垂雨意,送客走泉聲。
初上乘危慣,歸途更不驚。
|
|
游峨眉十一首解釋: 詩詞:《游峨眉十一首》
詩意: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馮時行的作品,描述了他在游覽峨眉山時的心情和感受。詩人在游覽山水之間,表達了對修仙者的向往和對酒文化的追求,同時也展現了他對大自然和人情的體察和感悟。詩中融入了山水、酒、雨、泉等元素,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人物行動,傳達出一種豁達從容、隨遇而安的心態。
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山中的行走和離別場景,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詩的開頭,詩人提到了仙人淵明,并以酒盞喚起對仙人修行的向往,暗示了詩人對超越塵世的向往和對修道人生的向往。
接著,詩人提到自己并未能實現在山中隱居的愿望,只能在地上行走。這里表達了詩人對于隱居山林、遠離塵囂的向往,但又面對現實無法如愿。在這種情況下,詩人以地上行走為代替,把對仙人的向往通過實際行動來體現。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切換了視角,描繪了留人垂雨的意境和送客時泉水的聲音。這里憑借細膩的描寫,將自然景色與人情融合在一起,展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體察和感悟,以及對友誼的珍惜。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在回程途中對乘危慣的從容和對歸途的不驚。這里的乘危慣可以理解為對險阻的習慣和從容應對,歸途不驚則顯示出詩人內心的淡定和從容。整首詩通過對山水、酒、雨、泉等元素的描繪,以及對仙人、友情、歸途的思考,展示了詩人豁達從容的心態和對生活的體驗。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山水為背景,展現了詩人對修道人生和自然景色的向往,同時也傳達了一種從容和隨遇而安的心態,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和自然的思考和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