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故人二首 / 作者:馮時行 |
一日如三秋,屬君情所專。
晨風吹初春,繞屋鵲聲乾。
得非造物意,憐我徒侶單。
放晴速君歸,一笑不作難。
起攜化龍生,消散枯體酸。
矯首東山云,行人為我言。
言君騎紫馬,近在十里間。
溪邊古松堤,柳波梅飛殘。
疾走落巾履,歡迎許平字。
津津眉間黃,顧我一粲然。
頗云萬貔虎,枕戈臥西關。
|
|
贈故人二首解釋: 《贈故人二首》是宋代馮時行創作的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第一首:
一日如三秋,屬君情所專。
晨風吹初春,繞屋鵲聲乾。
得非造物意,憐我徒侶單。
放晴速君歸,一笑不作難。
譯文:
一天過去就像過了三個秋天,這是因為我完全沉浸在思念你的情感之中。
清晨的微風吹拂著初春的氣息,鵲鳥的鳴叫聲在屋外回蕩。
或許這并非是上天的安排,只是因為我心中只有你一個朋友。
天氣放晴了,希望你能快點回來,不要有任何猶豫。
我們相見時,我會微笑迎接你,不會有任何難言之隱。
詩意:
這首詩寫了詩人對故友的思念之情。詩人用一日如三秋的比喻來表達他對故人的深深思念,把一天的時間感受變得如同三個秋天那樣漫長。清晨的微風吹拂初春的景象,繞屋飛過的鵲鳥的叫聲,更加強烈地喚起了詩人對故人的思念之情。詩人表達了自己對故友的憐惜和期盼,希望故友能早日歸來,他將以微笑歡迎故友的歸來,沒有任何難言之隱。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深深的思念之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將自己內心的感受與外在的環境相融合,使讀者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到詩人的情感。詩人用一日如三秋的比喻形容時間的漫長,突出了他對故人的思念之深。整首詩情感真摯,表達了友情的珍貴和對歸來的期盼,給人以溫暖和共鳴的感覺。
第二首:
起攜化龍生,消散枯體酸。
矯首東山云,行人為我言。
言君騎紫馬,近在十里間。
溪邊古松堤,柳波梅飛殘。
疾走落巾履,歡迎許平字。
津津眉間黃,顧我一粲然。
頗云萬貔虎,枕戈臥西關。
譯文:
我起身帶著化龍的勇氣,消除了疲憊的身體酸痛。
昂首望向東山的云彩,行人替我傳達心中的語言。
他說你騎著紫色的馬兒,就在十里之間。
溪邊有古松的堤岸,柳樹在波浪中搖曳,梅花飄落殘瓣。
我匆匆忙忙地走著,摘下巾帽,脫下鞋履,歡迎你的到來。
你眉間有一絲黃色,微笑著看著我。
有人說你像萬獸之王,枕戈臥西關。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故友的相聚場景。詩人飽含熱情地起身迎接故友的到來,用化龍的形象來形容自己的豪情壯志,同時也化解了身體的疲憊和不適。詩人望著東山的云彩,想起了故友,通過行人傳達了自己的思念之情。行人告訴詩人,故友騎著紫色的馬兒就在十里之間。溪邊有一條古老松樹的堤岸,柳樹在水波中搖曳,梅花飄落殘瓣,構成了一幅寧靜而美麗的景象。詩人迫不及待地走去,匆忙地脫下巾帽和鞋履,歡迎故友的到來。他發現故友眉間有一絲黃色,微笑著看著自己。有人說故友像萬獸之王,枕戈臥在西關。
賞析:
這首詩以生動的形象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故友的期盼和喜悅之情。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將自己的情感與具體的環境相結合,給人以強烈的感受。詩人表達了自己對故友的熱切期盼和喜悅之情,通過描述景物的美麗和故友的微笑,展現了友情的寶貴和相聚的喜悅。整首詩意境深遠,氣勢恢弘,給人以溫情和豪情并存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