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何子應游西山 / 作者:馮時行 |
乘時休杖屨,勝概洗塵凡。
屏障開蒼壁,龍蛇拔老杉。
水明花并倒,山疊玉相攙。
卜筑公相可,吾當住翠巖。
|
|
和何子應游西山解釋: 《和何子應游西山》是宋代詩人馮時行的作品。這首詩以描繪自然景觀為主題,通過表現作者與自然的融合,傳達了思想情感和對山水之美的贊美。
譯文:
乘著適宜的時光,暫且放下拐杖和鞋履,洗凈塵埃的俗世煩惱。遮蔽屏障打開了蒼翠的山壁,巨龍和蛇一起拔起了古老的松樹。水清澈見底,花兒倒映其中,山巒重疊如同玉石相互交融。我預感到這里是一個適合修建廬舍的地方,我將在這座翠綠的巖石上安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寫景的方式展現了作者與自然的親密聯系。作者通過描繪山水的美景,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追求寧靜、舒適生活的渴望。
首先,詩中的“乘時休杖屨,勝概洗塵凡”表達了作者拋開塵世煩惱,迎接適宜時光的心境。作者暫時放下拐杖和鞋履,表示放下一切雜念,凈化心靈,迎接與自然的交融。
其次,描繪山景的詩句“屏障開蒼壁,龍蛇拔老杉”將山壁比喻為蒼翠的屏障,龍蛇拔起的老松樹則象征著山林的古老和神秘。這些意象傳達出山水之間的和諧與壯美。
接著,詩中的“水明花并倒,山疊玉相攙”生動地描繪了水清澈見底,花兒倒映其中的景象,以及山巒重疊、宛如玉石相互交融的壯麗景色。這些描繪讓人感受到自然景觀的美麗和奇妙。
最后,作者提到“卜筑公相可,吾當住翠巖”,表達了對這片山水環境的喜愛和向往,決定在這座翠綠的巖石上安家。這句詩意味著作者將遠離喧囂,尋求清靜隱逸的生活。
總的來說,馮時行通過《和何子應游西山》這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自然山水的美景,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追求寧靜生活的向往。詩中情感與景觀融為一體,給人以寧靜、祥和的感受,同時也啟發人們對自然之美的思考和欣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