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張仁甫李花韻 / 作者:馮時行 |
江頭誰家千樹李,影落清江徹江尾。
風吹扁舟到花下,花間啁啾亦欣喜。
瑤林成徑千步長,花光燭天天半香。
恍如坐我群玉府,飛瓊酌勸青霞觴。
勝事此游難具列,照映肝腸盡明潔。
老懷已戒語作綺,新詩向擬風回雪。
東家西鄰詩更奇。
一時共借花光輝。
更須妙索留春句,無使花飛春告歸。
|
|
和張仁甫李花韻解釋: 《和張仁甫李花韻》是宋代馮時行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與友人在江邊觀賞李花的情景,表達了對花景的贊美和對詩詞創(chuàng)作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
江頭誰家千樹李,
影落清江徹江尾。
風吹扁舟到花下,
花間啁啾亦欣喜。
瑤林成徑千步長,
花光燭天天半香。
恍如坐我群玉府,
飛瓊酌勸青霞觴。
勝事此游難具列,
照映肝腸盡明潔。
老懷已戒語作綺,
新詩向擬風回雪。
東家西鄰詩更奇。
一時共借花光輝。
更須妙索留春句,
無使花飛春告歸。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以作者與張仁甫一同觀賞李花的情景為背景,展現(xiàn)了作者對李花美景的熱愛和對詩詞創(chuàng)作的思考。
首先,詩人通過描述江頭千樹李花的景象,展現(xiàn)了這一美麗的自然景觀。李花的倒影清晰地映在清江之上,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
其次,詩人描繪了風吹拂扁舟,船只漂浮至花下的情景。在花間,鳥兒鳴叫,仿佛也對花景的美麗感到欣喜,為整個景象增添了生機和活力。
接著,詩人將景物的美感與自身的情感相結(jié)合。他將眼前的景色比作瑤林,感受到花光照耀的天空,仿佛置身于宮殿之中。他用“飛瓊酌勸青霞觴”來形容自己與友人共飲美酒,抒發(fā)了對美景的贊美之情。
然后,詩人表達了對這次游覽的難以言喻的美好之處。他說這樣的美景難以具體描述,只有在這樣的景色中,才能照亮內(nèi)心最深處的情感,使之變得明凈。他已經(jīng)厭倦了過去華麗的辭藻,準備以新的詩作向風雪回歸,回歸純粹與自然。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與其他詩人相互借鑒、相互競賽的精神。他希望其他詩人也能從花景中汲取靈感,創(chuàng)作出更加奇妙的詩篇。他希望這些妙句能夠留住春天的美好,讓花兒不要隨著春天的離去而飛散。
整首詩以描繪自然美景為主線,將美景與內(nèi)心情感相結(jié)合,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詩詞創(chuàng)作的思考。通過詩人細膩的描寫,讀者可以感受到花景的美麗以及詩人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流動。 |
|